零售業開放后的競爭支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2日 17:30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王晶 武漢報道 在沃爾瑪、家樂福等一些外資零售業巨頭初到中國時,國內超市在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意識去改善服務的情況下,往往多是通過迅速增加銷售連鎖網點,借助規模優勢,降低商品和管理成本去應對外資巨頭的進攻。
而如今,這種方式明顯已經捉襟見肘,尤其是隨著中國商業零售業的完全開放,外資超市人文化的細化服務將對中國零售業這種靠規模競爭的方式形成新的沖擊,并且隨著人們購物理念的變化,中國消費者對服務的質量也日益注重,他們不僅要求購物環境舒適方便,而且也要求有更高層次的信息化服務,這種情況下,必然要求國內商家在注重“量”的擴張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因此,注重服務將是國內零售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有業內人士針對國內這種多依靠不停的降價來應對外商競爭的情況評論說:“國內的零售企業一直在喊不公平,喊外資企業受到超國民的待遇,特別是在今年零售業完全開放前夕仍然寄希望于尋求政策上的傾斜,其實如果在服務上不跟進,國家給再多的政策還是競爭不過外資企業。” 而武漢,作為中國內地最大的商業中心,在面對12月11日中國商業零售業完全開放的日子,相關政府部門與商業企業卻都顯得十分平靜。 “我們并不懼怕開放,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內外資共贏。現在武漢市的商業企業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武漢市計劃經濟委員會財金貿易處處長程以明對本報記者十分肯定地表示。 在與狼共舞中發展 其實“武漢商業早已經開放了,武漢是1992年國家試點商業開放的城市之一”。 武漢市計劃經濟委員會財金貿易處處長程以明說,“在國家還沒有承諾入世時,武漢早就吸引外資進來了。1995年的時候,臺灣的來來百貨就準備在武漢建立合資公司。這些年外資在武漢十分活躍,一共有14家外資企業,它們大大促進了我們本地商業企業的發展壯大。” 外經處錢國雙處長告訴記者,2003年,外商與港澳臺企業零售額24億,占武漢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 “從目前看,外資占有的份額不大,它們對于武漢市購買力的吸引作用目前也還不是特別大。武漢本土的商業企業實力都比較雄厚,抗衡的能力強。但零售業開放后,商業發達的省會城市會成為外資的首選。”錢處長分析認為。 經過幾年與外資的競爭,武漢商業企業得到了鍛煉,面對完全開放的競爭新態勢,程以明說企業與政府都不害怕。 至于如何打造雙贏,程以明說可以是與外資的錯位競爭。外資一般看中的是大城市,但是中小城市、農村的商業也需要發展,“現在我們也很注重在周邊城市去發展商業,幾家大的商業企業在我們周邊已經開了30多家店。” 另外一種思路是走到省外,甚至不排除到國外。 以對手為坐標找差距 與全國各地眾多對于中國零售業開放后的悲觀預測不同,程以明比較樂觀。“我們并不懼怕開放,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內外資共贏。” 她認為,一味強調外資對于內資的消極影響并不客觀理性,外資進來后對于內資的有利作用其實十分明顯。“一個是促進內資改變經營理念。過去我們往往認為那種豪華裝修的大百貨商場才能做好零售,但是當外資進來后,我們卻發現它們的連鎖大超市并不是豪華百貨商場,而是裝修得非常簡單的大賣場,它們成功的秘訣在于低價位的商品,貼近老百姓的、可以直接進場自由選擇的、以人為本的這種經營方式。國內的企業都在學習這種經營理念,武漢的商業企業近年來超市業態的發展十分成功。” “再一個是使內資在經營模式上得到學習。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盡管賣場簡單,但是它們都有很強大的后臺支撐,它們有很強大的物流系統。外資進來沖擊最大的就是我們的后臺服務,這種沖擊甚至帶動了我們流通業的革命。家樂福與麥德龍都是全國采購或者區域采購,這種采購優勢使得競爭成本非常低,而且它們再把現代物流理念引進到商業中,使得它的成本更低,貨物更優。” 作為武漢人的程以明對于武漢的商業變遷感觸非常深刻。“武漢就是一個價格競爭的熱土。在外資進來前,武漢市的商業企業喜歡打價格戰,有一些降價都是自殺性的、惡性的行為,但是外資進來使得我們企業的競爭環境更加規范有序。大家都意識到,外資是通過后臺支撐、降低成本、提高服務來降低售價的,而不是通過殺價。殺價不僅傷害商業企業自身,更是對工業企業的損害。” 而談及武漢的零售業,匯源旗下“他+她營養水”的湖北總經銷負責人汪先生這樣說:“中國零售業與外資差距的最大地方是服務。這種服務不是簡單意義的買賣過程,或者說售后服務。為什么家樂福人氣旺?它非常注重細節。比如讓消費者一進場怎樣會感到視覺更舒服,這都不是簡單的裝潢設計能夠達到的細致。我們國內的有些企業以為學會了外資統一的VI就是學到了外資經營的技巧,其實VI只是皮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走進國內的大超市會覺得像個大雜貨攤的原因。零售業的服務應該就像我們賣飲料一樣,同樣要讓消費者易買到,愿意買,還要買了覺得有所值,買了覺得有保障。我們服務的思路不能太局限。” 提升服務是關鍵 事實上,武漢市的企業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中百的尹艷紅主任介紹說,中百的服務改進更多體現在物流業的發展中。 中百集團早在1997年就著手建立了百貨連鎖信息管理系統,后來又建立中百倉儲超市和中百便民超市連鎖經營信息管理系統,使中百300余家超市網點與總部能實時通訊。2003年7月,全國商業單體面積最大的中百物流配送中心投入運營。除滿足集團內各公司自身配送需要外,還能向社會配銷6000-8000個品種,日配送金額可達1500萬元。通過采用中百電子商務平臺強大的信息交互功能,為集團所轄各業態的連鎖門店和上游供應商提供快捷、準確、周到的一條龍配送服務,支撐中百連鎖超市快速發展。 武漢市政府也正在積極為企業提升服務創造各種條件,主要是在發展信息化和發展物流上積極支持內資企業。程以明處長對此談道:“我們鼓勵商業企業把物流社會化,自己把原有的配送系統為別的商業企業服務也行,幾家企業的物流部門整合起來組成第三方新的物流也行,把物流業務拿出來外包給第三方企業來做也行。培育為商貿業發展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是我們明年的工作重點。” “信息化與物流是我們與外資最大的差距,國家政策導向是支持零售業建立社會化的信息網絡,鼓勵第三方物流。武漢有政策鼓勵,每年重點扶持兩到三家企業,給予一定優惠,所謂的優惠不是給錢,比如是給予你配送的綠色通道;由于商業用電與工業用電的差價很大,給予你工業用電的價格;資產整合的過程當中,重點企業給予減免稅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