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行業專題--空調業 > 正文
 

冰火兩重天 盤整2004年中國空調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5日 14:01 和訊網-《成功營銷》

  

  2004(冷凍)年度空調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全國空調行業共計總產量6042.33萬臺,銷售收入1886億元,利潤總額48.88億元。然而這種虛火之下卻是利潤的窘態。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空調銷售額的增幅遠小于銷售量的增長,利潤率的進一步下滑以及上游
資源的緊缺與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讓2004成為品牌淘汰年。

  文/葉秉喜 張小虎

  2004年的空調市場,儼然是品牌淘汰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2004年,國內空調市場上的主要活躍品牌僅50家左右,與2003年相比,近60%的品牌已被淘汰。9月下旬,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聯手中國家電網和國美電器發布了《2004(冷凍)年度空調器市場調查報告》。國家信息中心監測的空調品牌從上年度的150多個減少到90多個,而70余個小品牌為不到3%的市場份額拼殺。

  另一方面,與行業洗牌相對應的是渠道庫存。從3月底到5月份,因壓縮機供應不足,不少廠家的生產線開工不足;進入6月份,天氣開始熱起來,空調銷售出現井噴,各大品牌產品供不應求,缺貨情況嚴重;但到了7月份以后,往年常見的“井噴”式銷售并沒有出現,致使今年全國空調庫存超過800萬,給明年的空調市場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2004空調市場一度缺貨的“四個理由”

  一度缺貨是今年空調市場之怪現象。造成這種并不常見的市場現象的背后是如下四大理由:

  1.海外銷量影響國內供應

  主導品牌格力、海爾、美的等在“冷凍年度”之初就紛紛跳水,國內市場的價格之戰使空調企業遍體鱗傷,無利可圖。為了尋求市場突破,國內的空調企業將目標瞄向了國際市場,期望堤內損失堤外補。據統計,1~7月空調累計出口量達到1931萬臺,同比增長46.62%,累計出口額達26.88億美元,同比增長47.8%。傳統的出口大戶美的、志高、格力、海爾、科龍的出口大幅增長,逐漸逼近了國內的銷量;格蘭仕、奧克斯的出口大幅超過了國內的銷量,而TCL是今年外銷增長最為迅速的,外銷量是國內的數倍之多。自然在總產能一定的情況下,外銷的增加直接減少了內銷的供應量,造成國內空調銷售貨源進一步緊張(見圖表1)。

  2.上游供應吃緊

  對于今年空調內外銷供需兩旺的形勢,不僅使空調廠家始料不及,供應商更是缺乏應有的認識。空調壓縮機作為生產空調的主要原料,缺口卻高達600萬臺左右,成為空調供應的主要瓶頸。由于壓縮機的技術壁壘較高,投資大,周期長,100萬臺的產能需要投資250萬美元,而且從建廠到批量投產需要18個月。過高的門檻使一般企業望而卻步,不敢輕易進入該領域。壓縮機的瓶頸一時還難以突破,空調的供應緊張也呈持續狀態而無法轉機。

  除了壓縮機這顆心臟緊缺以外,鋼材、銅材、塑料等空調制造必須的備貨都出現了過去難得一見的供應緊張,國際市場上銅材、鋁材、塑膠價格大幅度上漲,有的材料價格上漲高達30%,令空調廠家頭疼不已。像格力、美的有自己配套的壓縮機廠,像志高有三菱壓縮機廠作為長期合作伙伴,還可以保證供應不至于掉鏈子。多數空調廠家的老板,不得不像當年的彩電巨頭搶購顯像管一樣赤膊上陣購搶壓縮機。

  3.雜牌小廠開溜

  一方面,國際市場上原材料的普遍漲價直接波及到國內市場,以及壓縮機的漲價。另一方面,空調一線、二線品牌的瘋狂降價使得小空調廠商利潤夾板越來越薄,已經到了無法喘息的地步。

  現款現貨的方式讓小老板雪上加霜,成本大大高出大廠家。小品牌本身缺乏資金實力,淡季又不能吸納經銷商打款,3月份之前大多開工不足,存貨不多。遇上空調災年,自然在劫難逃。迫于無奈,一批小廠放棄整機制造,改做蒸發器、冷凝器等關鍵空調部件,有的只好干脆停產逃離轉做其他行業。這些小的空調廠家過早的退出至少帶走了500萬臺的空調產能,這無疑加劇了空調今年的供給不足。

  4.主流品牌市場預測錯誤

  2004年空調冷凍年度啟動,格力、美的兩大空調主力品牌一改過去觀望的態度,率先將一匹空調從1400元降至1000元。2月14日情人節,歷史上始終不采取降價策略的海爾,也破天荒地首次將1.5匹空調降至2000元以下,平均降幅達20%,一匹空調降至1400元,降幅超過30%。緊隨格力、美的、海爾三個一線龍頭老大的降價,其他二線品牌迫于壓力,也紛紛降價。

  進入3月份,美的的降價策略更進一步,借武漢制造基地奠基之機,在全國范圍內悄然降價,相比上年度7月31日價格,7個月間整體零售價格下降足足20%。二線品牌科龍、華寶、新科、長虹等一次又一次迅速跟進,普遍比一線品牌零售價低100~200元。

  到了“五一”前夕,大多品牌1.5匹空調市場零售價降至1400~1500元之間。于是,科龍空調的老板預計今年空調即使做到450~500萬臺的規模,企業還會虧錢。

  當供給量大于需求量時,賣者就會把價格壓低,需求量就會增大。用這一經濟學理論解讀今年的空調缺貨似乎再恰當不過。

  反思一下,假如各大品牌不這么早地降價,需求也不會失衡,壓縮機也不至于這么緊張。小品牌也不會這么早離開(當然離開是早晚的事情),整個空調行業的生態平衡也不至于瞬間就被打破。這種局面的造成,一線品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對市場錯誤的預估,價格戰的過早引發,使整個市場混亂無序,令整個行業失血不止。

  一線品牌排山倒海的降價洗牌,不僅沒有迫使空調市場的“好戰分子”如奧克斯、志高、格蘭仕、三星等退出市場,反而讓他們因禍得福。他們曾經最早以低價策略取勝市場,但在這場價格大戰中卻潛入海底按兵不動,巧妙地規避了價格戰的風險,銷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得到空調大好形勢的庇護,既保住了銷量又保住了利潤。

  從缺貨到積壓,只有一個月

  進入6月份之后,格力、美的通過各種方式把價格提升了5%~10%。由于貨源緊張,其他廠家也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把價格慢慢拉上來。空調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從而空調行業的緊張局勢得到一定緩和。

  另一方面,由于各空調外銷海運有一個月的運輸周期,在運往歐美各國的空調5月份交割完畢之時,各企業就將外銷停下來,并集中精力和資源對付國內的空調銷售,使國內空調總供應量大大提高。同時,面對空調銷售的強勁勢頭,各空調企業加大生產強度,延長生產時間,24小時開工。從6月中旬開始,河南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積降雨,受天氣的影響,到7月份,空調銷售緊迫形勢基本得到了緩和,只有個別型號還在缺貨。

  但是,受5、6月份斷貨影響,經銷商搶貨搶成了大肚子,加上7月份常見的空調銷售“井噴”現象沒有發生,致使全國渠道庫存累計約800萬套,許多經銷商的資金被空調活活套死。

  [1]  [2]  [下一頁]


郵件訂閱:
  訂閱《新浪股市特快專遞》,您將免費獲得經過精心挑選,把握市場脈動的投資信息。請在下面填寫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訂閱 退訂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空調市場新聞 全部空調業新聞 全部品牌淘汰年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迷你小熊
強烈推薦火線下載
動畫梁祝
中國神話愛情故事
孫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見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