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大賣場霸權內幕(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1日 18:43 贏周刊 | |||||||||
內部人員層層拔毛
就算一個賣場幾萬元,一個廠商要把銷售點鋪開,少說得面對幾十個甚至更多的賣場,這筆數字算下來得多少呢?正在記者為名目繁多的費用瞠目結舌之際,伍先生等廠商又說出了更深層的憂慮:“如果僅僅是明著收費也就算了,畢竟貨物的售價是由我們定的,可以預留多一點利潤空間。其實暗地里伸過來的手,才是我們最大的噩夢。” 廠商們口中這些貪得無厭的臺下之手,分布在賣場的各個環節:從普通采購人員到采購經理,這是需要疏通的最基本環節;還有就是商場營業部的經理,再到專管家電專區的人員……總之只要有所接觸的人,都可以向廠商伸手要錢——“他們算準了我們的利潤空間,到最后肯定刮到你沒錢賺為止。” 面對這些臺底交易,賣場管理層不知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任自流,還是干脆默許支持,總之這已經成為慣例。即使是有些管得比較嚴的商場,在會議室裝了閉路電視,還是無法杜絕五花八門的索錢手段。廠商們表示,他們已經見識了太多千奇百怪的要錢方式了。 場景一:商場采購人員打電話給廠商業務員,要借8000元應急,并聲明會立借據。業務員表示,公司沒有那么多流動資金,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決定以3000元了結。錢交給采購之后,之前說要寫的借據蹤影全無,更沒有發票、收據等,廠商以后當然也不敢追討欠款。 場景二:廠商與采購人員相約傾談貨物進場事宜,條件無論如何談不攏,采購人員也遲遲沒有提出私下的條件。廠商靈機一動,問到了對方手機號碼,雙方一言不發,通過短信交流私下回扣等條件。終于,雙方簽訂了合作合同。 賣100萬倒貼15萬 “如果取一個中間數的話,一年下來單是‘賄賂’一個采購就得花上一兩萬元。而且這些人經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半年到一年就流動一次,你花大力氣與一個人搞好了關系,他撈了一把就跑了,新人上馬,廠商又得‘大出血’。” “最慘的是這些錢花出去了,既沒有發票又沒有收據,企業不知道從何出賬,被迫做兩盤賬,搞不好被稅局查處罰款,或被工商部門指定商業賄賂,那又是大麻煩。” “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能力成立一個專門應付賣場的‘公關’部門,怎樣塞錢給采購、塞多少,都由業務員來操作,這就不排除有部分業務員中飽私囊:明明塞了5000元,卻說是1萬元。老板又不可能逐一求證,內部管理的成本無疑又提高了不少。” 供應商們七嘴八舌,大吐苦水,而最終歸結出來的,都是同一個結果——貨物進了大賣場,不僅沒錢賺,還得倒貼!其中,還不排除有賣場像普爾斯瑪特那樣,拼命圈錢和轉移資金后就宣布破產,讓收不回錢的供應商欲哭無淚。 有廠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一批利潤率為30%的貨物進入天虹超市后,在其中一家店內的銷售額是100萬元,按理來說廠商應該可以賺上30萬元,但經過超市這么重重盤剝下來后,不但一分錢都賺不了,還得倒貼15萬元。 “這還不算,”該廠商苦笑著說,“貼了15萬元后,貨款能不能收回來還很難講。好又多曾經采購了我們將近100萬元的貨,合同商定是15天給款,到現在將近半年,還有十幾萬元沒有結出來。所以說如果虧錢之后能把貨款拿回來也已經算萬幸了。”
《贏周刊》封面系列報道: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