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品油市場 開放前夜的最后博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3日 07:5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唐明 12月11日,外資加油站沖進中國后,中國成品油市場格局究竟會是什么樣子? 這是多年來各方市場專家討論的一個熱點。然而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和BP、殼牌等跨國油企卻三緘其口,他們在媒體中出現的畫面只是收購、新建加油站的行動。
講市場格局,無非是參與各方在資金、管理、供銷渠道建設、商業策劃及人才儲備等方面的比拼結果,此消彼長之間自見成敗。然而,成品油銷售卻是一個“例外”。 說它例外,是指其市場競爭不但涉及上述一般競爭所必需的所有條件,而且還要顧及國家的戰略安全。成品油是“工業的血液”,離了它整個社會將陷于癱瘓狀態。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主要石油企業一般都是集采油、煉化、銷售于一體的“巨無霸”,在本國處于壟斷地位或寡頭競爭狀態,并接受其中央政府的調控。 在中國,中石油、中石化等三大石油巨頭的地位又與它國石油企業不同。因為它們的興衰成敗不但關系到幾百萬員工的飯碗,它更可能影響到國家的能源戰略安全和中央的財稅收入。2003年中國納稅百強榜中竟有57家石化企業入圍,納稅總額占上市公司71.76%。相比之下執行中央能源宏觀調控的卻僅僅是一個司局級單位——發改委能源局。 如此顯赫的地位使得中石油等的意見可以直達最高層,并能左右能源局的政策制定與執行,在某些方面它們甚至已經代行了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 一方面它們借國家打擊成品油走私和清理整頓“五小”之機,把控了成品油進口渠道,將地方社會辦煉油企業擠出成品油供應,實現了對油源的控制;另一方面利用收編地方原有石油銷售企業和國家治理整頓成品油市場的有利形勢,在大肆擴張零售終端的同時盡力壓縮地方社會辦加油站生存空間。 面對如此狀況,中央政府似乎陷入了兩難境地:既要保證市場需求的充分供給、推進成品油市場化改革,兌現入世承諾;又要保證國內石油企業的利益。但很明顯,在短期內,這兩者不可能兼得,于是,外資與國企的博弈由此展開。 早在2001年兩大公司上市時。中石化、中石油為能成功在香港上市,以與埃克森美孚、BP、殼牌合資成立加油站為條件吸引外方購買其股票,大獲成功。通過此舉外資獲得在華了多達3000座終端網點,且都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廣東、浙江和江蘇。 然而當時的一紙承諾卻一拖幾年,直至2003年,中油BP石油公司才宣告成立,對延遲的原因,雙方一直避而不談,但此時中石油與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已達近50000座,外資錯過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時機,因為受城市規劃等限制,一定區域內擁有的加油站數量是有限的。中方已經搶占先機,留給外方的空間不大了。 2004年外資開始發力追趕,僅BP公司就準備在華投資100億美元,用于加油站等終端網絡建設;殼牌也與中石化喜結良緣,終于獲得了江蘇500座加油站的部分股權。 3000座加油站雖然僅占目前全國加油站總數的5%左右,但外方進入的卻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石油消費最旺盛的地區;下一步,它們還可能會把目光盯向這些重要城市的關鍵要道,以及中國正在迅速延伸的高速公路網,而那里正是中石化、中石油生存的基礎和利潤的重要來源。基于這種揣測,有人預測中石油、中石化將遭最頑強的阻擊。 但中方對此倒抱以樂觀態度,中石化上海石油公司經理張文標曾對記者笑稱:“它們(BP等跨國公司)只要求派財務總監,其他的都不管,市場仍在我手。” 張所言有其道理,中方把控著國內成品油供應的渠道,掌握著市場絕大多數的零售終端,背靠著政府的支持,可謂“得天時,獲地利,通人和”,其壟斷地位又豈容外方窺視。 在近期舉行的一次成品油行業會議上,有私營加油站主認為只要到2006年國內對外開放成品油批發市場,外資若能打通海外成品油進口渠道,就可以依靠其品牌、資金優勢及低廉的價格將國企加油站打得潰不成軍。 對此,一位中方官員的答案是:“我們有很多非關稅壁壘措施可以將國外成品油拒之門外,如果有人認為放開批發市場就能讓國外成品油蜂擁而入,那他將會十分失望。” 雖然我們不能妄加揣測那時會有哪些非關稅壁壘,但近幾年他國對我國商品采取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已讓國人大開眼界,聰明的中國人難道不會移花接木嗎? 明天將會是場惡戰,還是會出現“不勝于戰而勝于朝”?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