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英才》2004 > 正文
 

汽車業的分分合合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10:56 《英才》

  

  中國式財富聯姻

  汽車業跨國合作現狀調查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國汽車業上演的離合恩怨無不以此為繩。

  如何找尋最佳的合作伙伴?什么樣的合作伙伴能使利益最大化?怎樣的利益分割能使雙方維系得長久?愉快的合作都一樣,不幸的合作各有各的痛。

  全球化時代來臨,企業該如何深耕合作關系,共生共贏?面對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企業要怎樣調整自己,策動未來的成功?本文提供的世界頂尖汽車巨頭與中國汽車巨頭合作的經典案例,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示。

  文.本刊記者 肖鴻揚

  國內的汽車業在幾經騰挪之后,終于殺入了驚心動魄的戰國時代——這是一場國有汽車制造商,民營汽車制造商與國外汽車巨頭,還有不斷涌入的各種投資者之間的博弈。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形容:“亂云飛渡,難從容。”

  “競爭到最后,消費者無疑是最終獲利者。”長期研究汽車行業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健龍博士如此看待汽車業的紛爭。

  從中國汽車業幾年來不斷爆出重磅合資案來看,此種情景同許多專家預測的“入世后中國汽車業將面臨滅頂之災”的說法大相徑庭。

  楊健龍認為,如今國際汽車巨頭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關注前所未有。在合資方面,曾經以為入世后外國企業整車出口的力度會加大,但是他們很快發現,本土化才是在中國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今年的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豐田、日產、本田、馬自達等日本汽車企業基本上在中國都形成了自己的戰略部署,前所未有。而國內的三大汽車集團也都走上了合資的道路。

  實際上,國內汽車市場已成為世界幾大跨國公司角逐的天下。數據表明,僅大眾和通用兩家的汽車品牌,占中國市場份額超過45%,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關于這一點,原中國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認為,走合資之路,通過合資、合作,用市場換技術,包括換一部分資金,盡快縮小差距,是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不走這條路,恐怕連目前局面都沒有。中國汽車產量從2002年的200萬輛,到2003年的400萬輛,用“飛速發展”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楊健龍稱,合資企業的成長雖然吞食了巨大的市場,但是同樣也帶動了產業的升級。中國汽車業已經經歷了兩輪合資,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北汽與韓國現代的聯姻雖說一路走來吵吵鬧鬧,但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8月底,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今年累計銷售轎車7.85萬輛,銷量已經攀升到轎車企業第五名。

  而我們從福耀玻璃跟法國圣戈班的合作失敗案例,和福耀近年來的飛速擴張發展,也能得到另一個結論,合資并非中國汽車業的唯一道路。正如吉利、奇瑞、長城汽車等高舉民族品牌大旗者,也能在競爭夾縫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楊健龍認為,好的合資企業,中外雙方一定要對等公平。但是中國汽車企業若想與國外公司平起平坐,就一定要注意我們的“底氣”并不是企業本身,而是中國巨大的市場,這從東風與日產的合作案例里體現得最為明顯。日產對東方提出的種種帶有中國特色的“苛刻”條件,全部照單買進,甚至不惜數億美元買“門票”,目的只有一個:最大限度地占領中國市場。

  在汽車業的強強聯姻中,兼并重組的頻率也加快了。首先是國內三大集團的勢力明顯提升,一汽天汽合作是國內最大的舉措,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悅達,東風日產全面合作,都標志著三大汽車集團為軸心的汽車業兼并重組正在加速,并成為一個明顯的趨勢。總之,業內多年來希望看到的國內汽車企業之間的兼并局面今年終于實現了。

  對于當下,最常見的描述是:中國汽車業進入了一個合作元年;最熱切的期望是:汽車價格能與國際接軌,越賣越便宜;最大的懸念是:中國何時能有像寶馬、奔馳一樣的自主汽車品牌?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超俱樂部醞釀大變革
阿里漢下課幾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考研大講堂 報考指南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京城劣質樓盤備忘錄
調查:南方周末創富榜
安妮寶貝筆記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