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資本狂奔寓言 資本催生越常規極速發展(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4日 19:28 《21世紀商業評論》雜志 | |||||||||
造殼與首輪增資 如果說謝秋旭的慷慨使得蒙牛創業故事多了幾分人情味,那么,蒙牛的胃口顯然已經不是區區幾百萬就可以喂飽的,蒙牛必須將眼光放到更遠的外部戰略投資者。200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牛根生結識坐在其身邊的摩根士丹利投資經理。10個月之后,蒙牛精心設計的資本故事真正開鑼上演了。 2002年10月17日,蒙牛展開首輪增資。與國美電器不經過私募直接海外上市模式不同的是,蒙牛重視私募資金的引入,首輪增資的主要的目的顯然是引入成熟的戰略投資者。 實際上,首輪增資正是為蒙牛其后發展提供三個方面的保證:其一,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提供持續擴張的資金及外部約束機制;其二,兩次重組公司股權結構,使其具有較強的拓展邊界;其三,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建立公司內部激勵機制,強化內部凝聚力。 而在具體的執行上,蒙;旧喜扇×巳阶叩牟呗浴 第一步:重組蒙牛,構建一個可拓展的股權結構 2002年6月至10月,蒙牛對企業架構進行了重組,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從圖1的結構中可以看出,以蒙牛發起人、其他投資者、業務聯系人和雇員組成的金牛公司和銀牛公司成為整個蒙牛集團的股東公司,處在了股權結構的最上端,這兩家公司均為投資性質的殼公司。之后,蒙牛陸續成立了開曼群島公司(2002年6月5日)、毛里求斯公司(2002年6月14日)兩家典型的海外殼公司,其作用在于構建二級產權平臺,以方便股權的分割與轉讓,這樣,蒙牛可以在不同情況下根據自己需要靈活運用兩個平臺吸收外部資本。 第二步:利用各類金融工具,創建內部人激勵機制 蒙牛成立金牛與銀牛兩家投資公司在另一個層面上的真實目的——通過股權劃轉、直接出資入股及信托等方式,將蒙牛的管理層、雇員、其他投資者、業務聯系人員的利益悉數注入到兩家公司中,透過金牛和銀牛兩家公司完成對蒙牛的間接持股,蒙牛管理層理所當然成為公司股東。 比如,金牛的股份由15位自然人持有,他們全部為蒙牛的高管人員,牛根生、鄭九強、盧俊、孫玉斌、楊文俊、孫先紅和邱連軍7位蒙牛主要高管控股金牛87.4%。銀牛的股份則由16位自然人控制,除鄭九強是蒙牛的董事之外,其他人均為蒙牛自身或與業務相關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其中,謝秋旭一人便控制了63.5%的股份。 這種安排的目的很明顯,以持股的方式重新確立創業者、公司雇員及其他投資人于蒙牛中的地位,保證內部經營管理目標與利益,以及外部市場環境的穩定性。 事實上,2002年的蒙牛已取得了不小的市場突破,在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時間里,蒙牛公司以1947.31%的成長速度成為中國非上市、非國有企業的成長冠軍。1999年銷售額是0.43億元,2000年為2.9億元,2001年為8.5億元,2002年為21億元。 對于已經是民營化的蒙牛來講,在公司資產重組的過程中將股權激勵安排至其中是不錯的選擇,金牛和銀牛兩家投資公司在蒙牛成長的過程中清晰地劃定了公司的股權結構和各自利益的邊界,值得注意的是,牛根生并沒有安置過多的個人利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