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5月5日專電(記者朱國亮)“三鹿奶粉”“地溝油”“瘦肉精”“蘇丹紅”……沒有底線的“高技術含量”的食品犯罪,一次又一次地震驚國人,如今又有老鼠肉冒充羊肉,讓許多人聞羊肉色變。
公安干警打擊制售假羊肉等行動,彰顯的是政府保衛餐桌安全的決心和能力。按理在一次次打擊行動之后,應該讓民眾更有安全感,何以反倒引起不少民眾對肉食的恐慌?仔細尋思,這與政府有關部門“欲說還休”的態度不無關系。
此次,有關部門公布江蘇無錫打擊無良商販用狐貍、水貂、老鼠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冒充羊肉銷售的案件,一些民眾關切尚未澄清:這些狐貍、老鼠肉到底從哪來?是人工養殖還是野生的?有何危害?除了制假者,抓獲的63人是否有銷售的,是否有提供原料的?加工黑窩點都藏在什么地方?幾年了為什么就沒人發現?肉又具體銷往哪些農貿市場、哪些銷售攤位?如何識別真假羊肉?我們從哪里能買到放心肉?相關監管部門是否存在瀆職行為?哪個部門、哪名官員應對此類事件的發生而應擔責……
民眾、媒體一堆問號,幾天過去卻無人來回答,地方具體辦案部門對媒體采訪訴求不是“拖”就是“推”,民眾目前唯一能做的選擇就是盡量“吃素”。
“民以食為天”,柴米油鹽關系大局,對于此類犯罪不僅不能手軟,而且要在廣大民眾的注視下去打,要回應民眾關切,要敢于較真到底。如果每次打擊行動都是欲說還休,都是遮遮掩掩,連公布案件都只報幾個數據,考慮這種影響那種影響,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僅不能對犯罪分子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也會讓廣大民眾失去信心。
一次又一次無底線的食品安全犯罪警示我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實行“零容忍”,務求做到露頭就打、除惡務盡,不能再給犯罪分子以任何僥幸的心理,不能讓監管者有任何懈怠、推諉之機,除了重拳打擊,公開透明、敢于較真也應成為保衛餐桌安全的基本原則,對此類案件不能再有絲毫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