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公安部公布了在“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偵破的10起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江蘇無錫公安機關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團伙,犯罪嫌疑人衛某從山東購入狐貍、水貂、老鼠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添加明膠、胭脂紅、硝鹽等冒充羊肉銷售至蘇、滬等地的農貿市場,抓獲犯罪嫌疑人63名,搗毀黑窩點50余處,現場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噸。
人們常聽說“掛羊頭賣狗肉”,未曾想這個犯罪團伙竟是“掛羊頭賣鼠肉”,而且在其中添加了多種添加劑,不知道這明膠用的是食用明膠還是工業明膠?而硝鹽攝取過量則可致癌。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有多少老鼠肉走上了餐桌、被吃進了肚里?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羊肉似乎很容易成為“替罪羊”,比如說今年2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就報道說,遼寧破獲了一起假冒羊肉卷案,黑工廠用鴨肉邊角料,再用致癌添加劑加工銷售有毒有害“羊肉卷”;今年1月,武漢也曝出街頭燒烤羊肉串中摻有豬肉、鴨肉的新聞。羊肉為何屢屢中招?無非是不法商販覬覦羊肉賣價高,為了私利便玩起了“掛羊頭賣鼠肉”的勾當。
老鼠肉冒充羊肉,給食品安全監管又提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衛餐桌的安全?這個犯罪團伙是在“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破獲的,然而,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需要這種專項打擊行動,更需要的是一種制度化保障和常態化監管,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農貿市場銷售的羊肉都可以是老鼠肉假冒的,那么其他地方銷售的羊肉呢?這些恐怕就不能靠專項打擊行動來保衛其安全,主要靠監管。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要想鑒定羊肉串的真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缺乏相關的技術手段,國家也沒有相應的檢測標準。歐盟“馬肉風波”后,批準了對肉制品進行DNA檢測,這對我們多少也是個啟示吧!
而且大多數食品安全事件中都伴有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問題,老鼠肉冒充的羊肉中就添加了硝鹽。據國家規定,硝鹽不允許添加在生鮮肉、冷凍肉等食品中,可是這樣的規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執行呢?早在兩年前,衛生部就公布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昨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提出“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如利用“地溝油”加工食用油等,屬于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在食品中添加禁用物質均應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標準早就有了,現在又明確了嚴刑峻法,但能否很好執行仍是問題關鍵。
此外,以前一提到食品安全事件,問題多指向“多頭監管”,各個部門經常是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環節各管各的,“九龍治水”導致了多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的怪狀。今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組建,結束了多頭分段管理的局面。食品安全問題的“病因”找到了,倘若再不能對癥下藥,開出食品安全問題的良方,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系大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強調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要讓不法分子付出昂貴代價。“老鼠肉冒充羊肉”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的警示就是:其一需要盡快補上羊肉的技術檢測空白和國家標準空缺,其二對食品安全事件需要法律、監管兩方面出重拳,不但要對不法分子加大懲處力度,還要對監管失職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