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要實現投資安全,須盡快出臺風險控制、投資主體和投資行為監管方面的養老金投資運營細則
養老金投資,嚴格意義上來講,應當稱之為養老基金結余投資,是指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主體通過自行投資或委托投資的方式實現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賬戶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的過程。
目前,出于基金安全的考慮,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絕大部分放在財政專戶,一部分用于委托運營、進行協議存款或債券投資,另一部分是暫付款或者放在支出戶以及其他銀行存款。其中,能稱得上投資的,只有委托運營和債券投資。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社保基金投資主要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股票和直接股權投資(實業投資)三類,其中更多的資金被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
從上述養老基金資產構成結構,我們不難發現,我國養老基金主要還是以銀行存款形式存在的,很難實現保值增值。為此,我們應當在遵循審慎原則、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更加廣泛的投資渠道來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實現養老基金保值增值。
針對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框架為“統賬結合”的現狀,我們應對這兩部分資金進行區別對待:實行現收現付財務模式的統籌賬戶基金應主要用于當期養老保險待遇發放,一般不得用于投資運營;主要將實行基金積累制財務模式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投資運營。
具體的投資渠道除了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股票投資外,還可以委托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機構進行基金投資、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進行股權基金投資、實業投資、低碳投資、綠色投資等,實現多元化投資組合。
舉例來說,實業投資可以投資于基本設施建設,當前我國還處于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歷史機遇期內,應抓住利用好。又如,可以學習全國社保基金通過股權基金投資具有高度成長性的新能源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既可獲得高額投資回報,又能助力國家整體經濟結構升級與增長方式轉變,可謂一舉兩得。再比如,對林權的投資,既是低碳投資、綠色投資,同時也是林權交易改革的重要方面,可以尋找到很有前途的投資項目,形成良性循環。
因此,在目前發展階段,養老基金可以投資很多領域,拓寬養老金投資渠道不等于養老金入市。
要實現投資安全,需要國家加強對整個養老金投資體制進行頂層設計、方案設計,特別是要盡快出臺風險控制、投資主體和投資行為監管方面的養老金投資運營細則。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