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 白重恩
收入分配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收入在居民之間的分配。過去一段時間內,衡量居民間收入分配不均程度的基尼系數有較大增長,這一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縮小居民間的收入差距對于建設和諧社會意義重大。二是收入在居民、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分配。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這又導致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從而使得我們的經濟增長過多地依賴于投資拉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對于優化我們的經濟結構極為重要。
政府對于這兩方面的問題都極其重視,并且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影響較大的舉措包括取消農業稅,增加“三農”支出,大力推動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大幅增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方面的財政投入等等。這些措施對縮小城鄉和地區間收入差距、減少貧困、縮小居民間收入差距、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等起到了顯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收入分配問題。
但收入分配方面的改革并沒有完成,還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造成了收入不公,也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效率。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
在引起居民間收入差距的諸多原因中,壟斷和權力尋租是社會大眾最為不滿的。當個別官員利用權力尋租時,不僅會因造成社會不公而引起公憤,降低人們參與經濟活動的動力,而且還會以獲得“租金”的難易程度來配置資源,甚至為創造獲得“租金”的機會而給企業設立種種障礙,造成巨大的效率損失。此外,由于收入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才資源的流動,當壟斷和權力尋租成為影響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時,也會造成人才資源錯配。
農民與傳統城鎮居民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差距過大,是影響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性問題。一方面,在機會不均之外,教育程度的差別是影響收入差距的另一重要因素,而獲得良好教育需要很長的時間,還受到年齡的嚴重制約,如果一個大的群體現在不能得到良好教育,這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將是長遠的。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的老齡化,我們的勞動力會逐漸出現短缺。如果人口中很大比例的人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就不能成為生產力很強的勞動力,這會加劇我們未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造成過去十幾年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存款利率過多低于市場均衡利率。因為存款仍然是居民財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形式,如果存款利率過多低于市場均衡利率,就會影響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從而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們目前已經允許存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有一定上浮,這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如果我們讓存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將更加有利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資本市場和銀行的效率,以及資金配置的效率。
此外,如果我們降低社保繳費,并用國企分紅補充養老保險,就可以在不影響社保待遇的情況下減輕居民負擔。這一措施可以在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就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養老保險覆蓋率、改善投資效率、贏得對延長退休年齡等社保改革的社會支持等多個方面產生影響,具有一舉多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