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追問:乳制品抽查會抽死人嗎 > 正文
來 論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25日在浙江杭州召開,光明總裁郭本恒認為,中國乳企生產硬件配備世界領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檢測手段、質量控制等都很先進,不應妄自菲薄。郭本恒說,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沒有一個指標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這么抽(查)會抽死人啊!”
一年被抽查4553次,平均每天12.5次,如果這一數據確鑿的話,確實讓人驚駭。孫本恒所謂的“這么抽(查)會抽死人啊!”就不是矯情,而是抱怨——過于頻繁的抽檢,讓光明乳業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
抽檢,其精義不在于次數的多寡,而在于能不能真正抽檢、抽檢到位。縱觀媒體披露的一些案例,沒有一次是國家抽查出來的,這委實耐人尋味。究竟是國家相關部門老眼昏花、儀器生病了,還是這些乳業太幸運,每一次都逃過劫難?無論什么情況,這都說明相關部門應該改進抽查方式,使抽查真正發揮作用。
光明乳業一年被抽查4553次,何嘗不是還債?從常態來說,一家企業不該被如此頻繁抽查,相關部門之所以如此頻繁抽查,大概是出于強化監管、督促企業重視產品質量的目的。之所以如此,其背景是,國產乳品陷入低谷,正如中國乳協理事長宋昆岡所稱,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國乳業歷史上最沉重的打擊,行業信譽發生危機,消費者信心降到了最低點,生產和銷售遭受重大損失。要重振消費者的信心,企業就必須恪守質量第一,就應該做好被頻繁抽查的準備,也應該意識到再也不能在質量上出現絲毫問題了,否則消費者就不可能再信任國產乳品。從這個角度來說,光明乳業一年被抽查4553次,雖然有些過猶不及,但這是替自己的過往還債,是對中國乳品還債,也是向消費者還債。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認為,“(中國)乳品質量和安全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是理性判斷。乳品要縮小與公眾預期的差距,并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老老實實地重視質量,一點一滴地喚回公眾的信任。而對于監管部門來說,重視抽查的數量不如重視抽查的質量,當然,監管乳品,僅有抽查還不夠。
王石川(江蘇 職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