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開播三周年 > 正文
CCTV2《央視財經評論》:
明天我們如何養老(三):民營養老院難辦,怎么辦?
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現在已經超過1.85億。養老需求在逐漸增加,但一些地方養老院出現了一床難求的局面,也有很多人說養老院特別難辦,難題到底出在哪里?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邀評論員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楊燕綏、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入不敷出,部分民營養老院經營步履維艱,我們該為民營養老院做些什么?
76歲的喜歡輪滑的劉翼鷹老人為他的老母親,96歲高齡的老人尋找養老院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按說76歲、96歲的這兩位老人都應該是在養老院頤養天年的年紀,他們遇到了什么樣的狀況?這兩位老人退休之后的月收入一共是600塊錢。而整個江西贛州,也就是兩位老人的家鄉,最便宜的養老院也要一個月900塊錢,也就是說兩位老人收入加在一塊還不夠供養一個老人進養老院的,但整個江西贛州很多的養老院空置率挺高的,沒有人來住。一方面是想住進養老院的人住不進養老院;另一方面卻是養老院有床位沒有人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情況?問題出在了哪里?
楊燕綏:我們最需要的是官辦民營的養老院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這是個結構性的問題,建設養老院有三種類型,第一種叫官辦官營,就是政府辦政府管;第二種叫政府辦民營;第三種叫民辦民營。第一種類型管的是窮人,以上這兩位老人應該住到這種政府辦政府管的養老院里去。但是在中國,這種還比較少,尤其是它主要針對鰥寡孤獨,所以在當地,可能這兩個老人還不夠鰥寡孤獨,這種養老院比較少,而且有資格審查,服務也相對差。第三種當然是富人的了,民辦民營,有錢你去買高檔服務。
實際上,真正養老院最需要大量的還是中間這部分,就是官辦民營,政府跟非政府合作。合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政府用地皮,政府蓋養老院,然后請專業的養老經營集團,像現在的物業集團,它來經營養老事業。第二種是給你地皮,你自己辦可以有點稅收優惠,甚至有點補貼,那你就自己辦自己營,政府來幫助你,當然這是小規模的。最好的還是政府占地皮蓋養老院,我們的土地是國有的,因為老齡化了,所以就拿出一些土地來讓政府蓋養老院,聘請專業的養老經營集團,這是大頭。
張鴻:大部分老人接受不了民營養老院的價格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很多人會關心,說為什么劉大爺的退休金也沒有什么,因為他原來是一個民間的輪滑愛好者,年輕的時候靠輪滑掙一些錢,基本上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他現在只能靠低保,所以兩個人才600塊錢,但是他滑著輪滑去找的絕大多數是民營養老院,民營養老院不可能長期低于成本的給你,這樣,在價格上就沒法談得攏,就這個案例是不可能有一個妥協的辦法的,所以現在這個問題非常糾結。那么有沒有可能讓他以房養老?很不幸,這兩位老人住在廉租房里,所以他的房子也不能以資產的方式變成養老的一個資產。
上海:王林珠是上海浦東沈莊綠園養老院的院長,每天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養老院處理日常工作,她還要兼做護理工的工作照料老人,她當過醫生,還能給老人看病,當前,最讓她心煩的是這家成立了10多年的養老院,成否還能撐下去。
王林珠(上海沈莊綠園養老院院長):每個月要虧損七八千塊。
記者:現在有政府補貼嗎?
王林珠:沒有,政府沒有補貼呀。所以我們要開不下去了呀,真的。我去年工資自己拿1600。
記者調查,在上海浦東65家民營的養老院的空置率超過30%。大部分民營養老院都處于維持經營或微利的狀態。
深圳:葉志良是深圳南山區一家民辦養老院的經理,他正在為自己養老院的一輛已經跑了11年的汽車犯愁。
葉志良(深圳市敬夕陽頤養院院長):現在這個車已經用了十一年不能再用了,包括開辦到現在,我們院很多設施都是一樣的。到十年都是要更替的。
杭州:她叫李青,曾經是一名出租車司機,2004年她半路轉行,租用了小區的幾間房,開起了一家民辦養老院,不過現實遠比她想象得艱難。2006年,在杭州民政局和街道辦事處的協調下,李青的愛心之家接管了兩棟三層樓高的敬老院,同時,兩棟樓的租金也被優惠到五萬元一年。
李青(杭州市別墅區愛心老年之家院長):到了這以后,這個房租給我非常便宜,所以說我非常有信心。
陳國民(杭州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實行一次性床位,新增床位進行補貼,和你這個機構運行了以后,進行運行補貼,兩項補貼。如果說是每一年你這個民辦養老機構,我們增加的床位數是3000張的話,補貼的額度每年是在四千萬左右。
楊燕綏:將來越來越多的老人都會進養老院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中國這樣一個將近14億人口的大國,又在迅速的老齡化,所以將來養老大量需要的還是民營養老院,F在人們對養老院的需求好像不是特別大,就是4%的人愿意進養老院,是因為現在還有孩子回家看看,還能買得起小時工的服務,還有老伴,所以這個居家還是個家,當這三個條件沒有了,那這個家就是黑洞了。所以在這時候,實際上40%以上的人都會進養老院。
如果以后沒有孩子回家看看了,老伴又沒有了,小時工又買不起了,那還是家嗎?所以我們以后會從4%到40%,甚至50%,60%,70%的人需要進養老院。在這種情況下,民營養老院的發展是非常大的一塊。現在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國家現在還缺乏養老服務設施,養老產業的整體規劃,所以民營養老院到底怎么用地,到底怎么稅收?政府到底要不要補貼他們?我們在這個方面缺乏規劃。如果有了規劃,城市一塊土地做養老事業,即使小產權歸公以后也做養老事業,或者從個人產權里把它贖買過來,要給辦養老院的人一個定心丸;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服務,老年的餐飲、服務、私人醫生、護工等等這些服務,如果都是個體提供,那么成本會非常的高,如果國家面對老齡化,有老年服務產業鏈條,那么這樣的養老院辦起來的成本也會降低,所以關鍵的兩個問題是,缺乏規劃,服務昂貴。
張鴻:地方政府規劃養老院的意愿并不強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規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我接觸了很多地方的民營養老院的院長,基本上都反映一個問題,因為他們多數用的都是集體土地,因為集體土地便宜,原來都在城外面,或者在城中村的地方,但隨著城鎮化進度的越來越快,很多地方開始拆遷,一拆遷,他拿到的補償就很少。所以他要繼續想做的話,就得繼續往遠的地方搬,因為繼續在這個地方用更貴的錢來租房子,這個成本就受不了。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問題,包括人工成本,養老院現在請護理工非常難,因為護理工其實比普通家政人員的技術水平高,所以他的收入水平要比那些人高,但是這個成本民營養老院很難支付。
此外,在政府的意愿上,非常遺憾的是,很多地方政府規劃養老院的意愿并不強。關于規劃的內生的主動性,地方政府太弱了,因為我那塊地本來是可以拍賣出去蓋商品房的,那是帶來收入的,帶來GDP的,但是我免費給你,我不僅要少了這個收入,我還要持續地不斷地給你養老的補貼,這從現在的政績考核體系上來說,地方政府官員的主動性顯然是要弱于我直接把這塊地拿出去拍賣。
我國民營養老院的發展方向在哪兒?國外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楊燕綏:急功暴利的公司絕對不能進入養老行業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在美國,最漂亮,整齊的公寓,而且在城市里非常好的位置,因為上車,買東西都比較方便,而不是把老人都弄到山溝里去,因為那土地便宜,不是的,這些地方都是老年公寓,這樣的土地是政府的,甚至公寓也是政府蓋的,但是經營老年服務事業卻是民營的專業集團,而這些民營專業集團等于是老年服務采購的龍頭,因為他們為老年人進行同質化的采購,所以他們就可以對打造服務鏈條,比如生產早餐、晚餐以及醫生服務等等都可以團購,這樣大家就形成一個老年服務鏈條,這是一種最好的模式。
在瑞典,瑞典的義工是一種時間銀行,香港也是這樣,叫時間銀行。瑞典的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下了課就到那個社區去了,然后用可視鏡頭跟老人對話,倆小時對話四個,然后老年人有什么需求記下來,最后把記錄交給社區,他們是不收費的,那么為什么堅持這么干?他會說國家有紀錄,我今天做了,明天就有人為我服務,所以這是一種時間銀行。
其實還有很多專業化服務,這些專業化服務應該形成專業的老年服務產業鏈,這個產業鏈可以由老年公寓、保險公司,像日本的信托銀行來集體團購形成,所以這里面兩塊非常關鍵,就是地皮。老年公寓這些固定資產是政府的,但經營是專業的養老金管理公司,或者養老服務管理公司,但是經營養老服務事業一律是微利的,因為稅收可能是減免的。
兩種,一種是非盈利的,就是把成本收回來;一種是盈利的,但是應該是微利的,政府有一定的讓稅,急功暴利的公司進入養老事業是絕對不可以的。什么樣的公司會進入這樣的微利市場呢?首先看它有沒有養老服務的專業性,然后它有沒有能力去團購各種養老服務,把這個鏈條打造起來,最后讓人感覺到什么呢?就是政府放心,老人買得起,老人滿意,然后公司微利也能經營下去,這三方都滿意這事就可以了。企業是要逐利的,但是這個利有暴利和微利。這樣一個老年服務它有準公共品的價值,所以只能是微利的,急功暴利是絕對不要讓他進來的,因為進來以后會造成政府不放心,老百姓不滿意。
張鴻:民營養老院 夢想很難照進現實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中國這些民營養老院其實都是微利的,很多都不盈利,比如江西的那個養老院,其實從09年到現在,他砸了600多萬在里面了,到現在還沒看到利,連微利都沒看到。所以在這個時候,政府要用自己的努力,讓企業減少一些成本,不管你是提供土地,提供房子,還是減免稅等等,讓企業的成本降下來,盈利的可能就會增加。我們是有政策的,但是現在據我接觸的這些養老院的園長,院長,他們反應的情況是,政策很難照進現實。
比如民政部門出的政策,養老院跟收電費的人來說,電費應該減免,但他說我們電力歸發改委管,民政部門的政策我不執行,所以這些政策很難落實到具體的部門來。有一個市里的09年城市污水處理收費的改革方案寫到,大中小學公立醫療,幼兒園,托兒所,養老院,敬老院等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免征污水處理費,然后這些養老院就不行,因為必須得是事業單位,民營養老院就不能減免,但是你知道養老院在用水和污水的份額是多少嗎?這幾乎占到了支出的6%,因為老年人要不停的洗洗涮涮,所以這個成本就是很大的成本,但是因為歧視性的政策,所以民營養老院享受不了。
陳章明:在香港 養老的錢很大一部分由政府提供
(香港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全港大概有的安老院私人和公立的大概是700多所,私人的大概500多所,政府的200多所,在私人(安老院)里頭的老人,大概是6成左右,所以香港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養老院大部分的,有超過6成的老人,是住進私人的安老院去。但是另外一個方面看養老的錢從哪里來?很大的部分是從政府來的,雖然說政府補貼津貼的機構,大概是200多所,但是500多所私人(養老)機構里頭,其實大概是有4成多是有政府的補貼的。所以就算是住在私人老人院的老人,他們每個月政府都要給錢補助。
張鴻:要減少民營養老院的負擔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們現在呼吁的就是什么?就是既然政府明白了,要用我們的努力來減少這些民營養老院的負擔,讓他們爭取有微利,哪怕是微利,我們要讓這些政策真的是具體可行的政策。
楊燕綏:我們的養老政策太空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們的政策都有,但是太空,所以需要配套,但是關于配套,我們政府也要做一點進步,就是多龍制水,信息輔導。
(《央視財經評論》欄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21:55—22: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