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疆
一則“魏橋自備電廠電價比國家電網(微博)低1/3”的報道,將企業自備電廠的內外供電之爭再次推到風口浪尖。截至2011年,山東省共有179家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企業電廠,以緩解工業用電成本較高的壓力。但有自建外網的僅魏橋一家,而這也是國家電網、當地政府和魏橋三方博弈的產物。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一位負責電價的人士表示,“企業自備電廠的電用起來肯定便宜很多,但這不符合《電力法》,安全、環保方面也有問題。”(齊魯晚報5月16日)
連日來,“魏橋自備電廠電價比國家電網低1/3”引發輿論的強烈關注,以打破電網壟斷“鯰魚”姿態出現的魏橋自備電廠,被很多人寄予厚望,“魏橋模式”因此為人所津津樂道。不過,事態的發展恐怕要令很多人感到失望了——目前國家電網已經與魏橋集團達成協議,魏橋的余電在滿足廠區周邊商戶用電后重新并入山東省電網,實現互利共贏。
梁山好漢發跡于山東,與他們一樣,雖然有過與體制內系統的反抗與爭斗,魏橋自備電廠最終仍毫無例外地走向了被“招安”,這樣的結局令人不勝唏噓。魏橋自備電廠始于對國家電網價格過高的不滿,其逐漸強大毫無疑問也觸動了國家電網的利益,矛盾沖突因此不斷爆發,這一切,與梁山好漢別無二致。同樣別無二致的是,當固有體制的挑戰者如日中天的時候,卻迅速轉身投入了體制內部,甚至搖身一變成為固有體制的維護者。顯而易見,所謂“互利雙贏”僅指魏橋自備電廠與國家電網,而與熱切期盼電價下調的公眾無關。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口中“不合法、不安全、不環保”的魏橋自備電廠,并網提價之后,難道這些問題就不復存在了嗎?
現在看來,“魏橋模式”的定義很有可能被改寫——其不再是打破壟斷體制的民營電力神話,而是在堅不可摧的壟斷勢力面前,無論怎樣波瀾壯闊的抗爭,最終都只能以“招安”的形式慘淡收場。基于此,其當初的抗爭也許并不具備太多深層意義,如一家電廠負責人所說,“自己建電廠節省的成本不是個小數目”。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自備電廠揭竿而起扮演了“攪局者”,盡管他們未曾多想,但對固有體系頗多怨言的公眾,情不自禁地附加上太多個人情感,并因此對其寄予超越現實的厚望。現實終究是殘酷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魏橋模式”,由此平添了幾分悲劇色彩。
此次一波三折的事件,不僅使人重新認識了“魏橋模式”,同時也令我們看到了太多以往鮮為人知的內容。電價的節節攀高雖然飽受詬病,但公眾始終天真地認為,電價單純就是電的價格,然而事實上卻遠非如此。以山東為例,每一度電中含農網還貸資金2分錢、三峽工程建設基金0.7分錢、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1分錢、庫區移民后期扶持資金0.88分錢、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0.1~0.4分錢等系列費用。如此名目繁多的收費,始終都在以“電價”的名義征收,公眾不僅對此一無所知,而且根本不知這些款項究竟收了多少、用在哪里、還要收取多長時間?實際上,不僅電價如此,水價同樣概莫能外——兩年前的國家發改委水價成本公開座談會上,自來水公司代表粗略列舉了15項不應附加在水價上的成本項目。
公眾之所以對“魏橋模式”寄予厚望,是希望因此梳理生活必需品的定價體系。如果壟斷體制一時無法得以破除,攤開成本賬單似乎并不困難——名目繁多的收費究竟收取了多少,是否用在了該用的地方,其如何接受公眾的監督?面對電價的不斷上漲,這些內容不應被回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