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斷發酵的“毒膠囊事件”,在把制藥企業、醫藥公司和相關的監管部門推至輿論風口浪尖的同時,也將毒膠囊的使用者———廣大民眾逼入了一個“風險高地”。為了應對“毒膠囊”,民間出現了不少安全服用的“技巧”,其中以網友用饅頭皮包裹藥粉的方式流傳最廣,但相關專業人士隨即指出,“有些定位型的膠囊目的是只在腸中溶解,如果它在胃中溶解則可能導致胃出血。”顯然,在缺乏科學支撐的情況下,民間的應對方式常常只是悲劇的代名詞,民眾的種種自救行為,更多的是在展示一種無奈和悲涼。
面對藥品市場上涌現的毒膠囊,民眾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但對于這一切,作為生產廠商的9家企業卻至今無一公開道歉,且只有兩家選擇了召回相關批次的產品。甚至還有藥企詭異地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此等推卸責任的做法,令人震驚,讓人作嘔!除此之外,負有監管嚴重不力之責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也同樣至今未見出面道歉的跡象,在信誓旦旦地表示將徹查媒體曝光企業時,似乎藥監局并非相關責任人,而更像是人民的大救星。
對于此次“毒膠囊事件”的責任認定,涉事的數十家企業必是難辭其咎。作為企業,在明知工業明膠有毒的情況下,依然不顧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將其用到膠囊類藥品生產過程中,僅僅用體制的原因作為擋箭牌,定然無法自圓其說乃至取得公眾的諒解。
不過,譴責肇事企業固然必須,但如果將公眾的安危托付于天生具有逐利稟性的市場主體———企業,那么,普羅大眾的生命健康權也只能停留在靜止的法條之上了。換言之,企業的自律無法杜絕“毒膠囊”的誕生,關鍵還在于監管部門全面而嚴格的執法。但現實情況是,負責毒膠囊藥品監管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存在的嚴重不作為現象。正如媒體所報道的,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已非首次被曝光,早在2004年,央視就曾曝光過山東濱州用廢皮革加工成食用明膠的事實。但多年來,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的現象從未杜絕,而且態勢越演越烈,已經滲透至救命用的藥用膠囊。對此,藥監局又該作何解釋呢?
有一種說法,藥監局要監管全國數千家制藥企業,以藥監局的人力資源,只能對企業產品進行抽檢。但是,即使是抽檢,也未見監管部門列出“抽檢率”與“抽檢范圍”,這也導致一些藥品在抽檢完成之后,竟然未能發現藥品中含有有毒物質。正如藥監系統一名內部人士所道出的:目前中國對藥品監管所采取的措施,更像“防止好人做錯事,而不是防止壞人做壞事”。
監管部門效率低下,甚至直接無所作為,這已經讓人怒不可遏,但遺憾的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因為在干預藥品市場方面,監管部門展現的是一種異常勤快的姿態。前文提到,涉事企業將原因歸為“體制”,深入觀察之后可知,此言并非完全沒有道理,也并非為藥企卸責,而是要闡明:時下正在進行的醫藥改革,為了降低藥價,采取了政府陽光采購,藥企低價競標的方式,這樣的方式本該取得良好成效,并廣獲贊譽。但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在于監管必須到位,針對藥企,更是針對負責采購的人員。否則,可預見的情況便是,藥企在國家低價的壓力下選擇“造假”,而為了使假藥進入采購市場,勢必要賄賂采購官員。最終,在這一利益鏈條之下,民眾肯定大受其害,藥企肯定不會虧本,采購官員將賺得盆滿缽滿,國家則會遭遇信譽危機。2008年爆出的廣東省疾控中心正副主任雙雙被抓,折射的正是上述困境,而此番“毒膠囊事件”的根因,也是同樣的道理。
因此,一個極其悖論的問題擺在了公眾眼前。對于那些無良的藥企,我們必然要去譴責;但如此一來,這排山倒海式的聲討,也正好幫助相關的監管部門擴張自身權力。面對藥企,我們已經無可奈何,面對監管者,公眾又何嘗具備監督的能力呢?然而,如果權力擴張之后的監管者,只是能夠更加如魚得水地干預市場,卻并不真正熱衷于監管本身,那今天的輿論聲討意義又何在呢?所以,一個頗為復雜但卻無法繞過的途徑是,公眾必須實現對于監管者本身的監督,并且通過對監管者最終實現對藥品質量的控制。也基于此,藥監局的公開道歉乃至對它的問責,應當更為迫切和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