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評論
決策體系、執行體系和監督體系建設與改革需要同步推進,“大部制”不能等同于簡單的部門合并,變成“大部門”。
據《南方日報》報道,最近,深圳取消了2009年大部制改革中形成的“巨無霸”部門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簡稱深圳科工貿信委)。這個機構在2009年由科技和信息局、貿易工業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多家機構融合而成。在運行兩年左右后,又被拆分為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應當說,深圳市在大部門制改革上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當前的一個共識是,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有效應對內外不確定加大的挑戰,關鍵在于政府自身改革與建設,尤其是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
2008年,十七屆二中全會啟動的以“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為目標的大部門制改革,在優化行政權力結構改革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地方層面還沒有系統推進大部制改革的情況下,深圳科工貿信委的成立就是這樣一個改革試點。不過,從成立到分拆,深圳科工貿信委也反映出實際運行中的諸多矛盾與問題。因此,總結深圳科工貿信委改革試點的經驗以及教訓,對其他地方來說,是有借鑒意義的。
深圳科工貿信委改革提供的重要教訓是,大部門制改革并不是簡單的拼大盤,不是簡單地把不同職能劃入一個機構。大部門制改革的初衷和實質,是從政府全面正確履行職能的現實要求出發,以行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權分設為重點,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權力結構。
從這個角度看,設計或者衡量大部制改革,可以有幾個標準:第一,是否形成了科學的行政決策系統; 第二,是否形成有效的行政執行系統;第三,是否形成嚴格的行政監督系統。
從深圳科工貿信委公開的職能信息看,這項改革或許強化了決策權,但卻沒有看到行政執行與監督體系建設的相關進展。這樣的話,過多的職能整合在一起,在缺乏執行和監督的情況下,可能會更帶來行政權力的過于集中;機構職能過多,同樣有可能帶來機構臃腫的問題。換言之,深圳這項大部門制改革,可能只做到了“大部門”,但沒有做到“大部制”。
地方層面大部門制改革還處于探索和試點狀態,深圳科工貿信委改革可能更清楚地說明一點:決策體系、執行體系和監督體系建設與改革需要同步推進,不能等同于簡單的部門合并,否則改革成效將受到影響。
□匡賢明(學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