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新民網評】 7月23日20時50分,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到25日中午13時,“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已造成38人遇難。
仿佛是為這次事故進行預演一樣,7月10日,京滬高鐵電網因遭受雷擊斷電,導致19趟下行列車晚點。兩日后,京滬高鐵再次因為電網故障停運,11列進京高鐵晚點。緊接著,就是這樣慘烈的動車相撞事故的發生。
但是,在前幾次事故中,鐵道部發言人讓人們不用擔心,“京滬高鐵發生故障,是因為在開通初期、在磨合期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發現這些問題經過磨合需要2-3個月的時間”,有專家甚至還說,“停電反而驗證中國高鐵安全系統值得信賴”。可是,這種信賴還沒有維持幾天,就發生了動車相撞事件,而且原因很可能就是“前面的動車停電,后面的D301猝不及防造成的”。那么,停電到底是讓人信賴還是讓人恐懼呢?
中國高鐵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其實不需要這幾次事故,人們已經知道端倪。今年年初,人民日報社陜西分社社長杜峻曉在《鐵路工程師為何不愿坐高鐵》的文章中就有披露。在發達國家,修一條高鐵運行的路線要花費較長時間,鐵軌鋪好后,要讓其自然沉降,再沉降,還要通過各種檢驗,確保鐵路不會出問題。而到我們這里,卻成為了“三邊”工程(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還有些工程連“三邊”工程都夠不上。蘿卜快了不洗泥,高鐵的飛速發展,各種工程建設設施硬件與系統、機制等軟件都無法得到保障。所以,中國高鐵的(動車也屬于高速鐵路的一種)問題,根本原因肯定不在于天氣或者偶然的原因,而是在于政績觀沖動之下,“大干快上”的大躍進問題,是體制問題。
可以預想的是,溫州這次事故后,領導的批示,救援的迅速、賠償的到位和各方的支援,極可能成為一種主旋律,而最終可能將一場慘烈的喪事當作喜事來辦了---有網友統計7月24日《浙江日報》頭版有關此事的報道,事故詳情是121字,領導重視是652字。當然,在辦喜事時也會間雜著有教訓的總結和責任人員的處理。但我以為,如此慘烈的喪事就是喪事,喪事不當喪事辦,死者就算白死了,而后來者也難免會重蹈覆轍,而喪事當作喜事辦,那是對死者和公眾智商的污辱,即使是對責任人員的處理也不足以撫慰人們悲憤的心情。
我建議,第一,這次追尾撞車事件中,到底人為的原因是有多大,如果真是雷擊造成停電而追尾,為何,調度不及時呢?我們的制度建設上又存在那些問題;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國高鐵是否要結束“大躍進”時代,而全面進行檢討和反省,并對隱患進行整改呢?新的鐵道部長上臺后,僅是將高鐵時速從350公里降到300公里,但高鐵發展的計劃卻維持不變。那么,我們能不能從這次事故中汲取教訓,不但讓高鐵時速慢下來,更讓高鐵的發展和建設慢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