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日前牛奶行業舉辦的內部研討會上,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認為我國現有的奶業標準全球最低,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
(6月19日中國廣播網)
關于奶制品標準“全球最差”問題,相關方面給出了兩個自認擺得上臺面的理由:一是我國72%牛奶都是散戶飼養、散戶生產,蛋白質自然含量達不到2.95,農業部為照顧絕大多數奶農的利益,把標準降低了一下;二是養殖環境比較差,細菌數真正按50萬來規定,也是絕大多數達不到標準,定格200萬,就能保證奶農生產合格的奶。此般理由,足以令公眾糾結至崩潰。
因為奶牛生產不出更優質的牛奶,于是就將“合格”的標準線往下拉。這個邏輯似乎很人本,但讓那些千千萬萬為低標準的“合格牛奶”埋單的消費者情何以堪?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在于平等無欺,消費者支付了不菲的貨幣,換得“全球最低標準”的牛奶,這究竟是激賞了效率、還是鼓勵了公平?
素有中國乳業“大炮”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說得很坦率,“伊利、蒙牛包括生奶、常溫奶、巴氏奶這樣的標準是他們起草的,把很多東西都塞進去”,真相究竟如何,取證起來難度不大。
我們為何要喝“全球最差”的牛奶?這不是簡單地社會責任能回答的,也不是奶協能說明的,倒是對標準有甄別權與發言權的職能部門,對這個“全球最差”的標準,又該作何解釋呢?
□鄧海建(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