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彭亮/文 “塑化劑風波”走到了十字路口——不是在短時間內快速淡化,就是掀起一場更猛烈的風暴。
這一“國際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開端充滿了“偶然性”。52歲的“楊技正”(“技正”,臺灣地區公務員專用職稱)因為有兩個孩子,而對兒童食品頗為關注。這位食品檢驗的普通女質檢員,在對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檢測時“多事”了一下,卻意外發現超標幾百倍、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檢測項目中原本沒有“塑化劑”這一項的。
黑幕被揭起一角,迅速形成一場風暴,繼而演變為政治斗爭的籌碼,成為臺灣政壇藍綠兩大陣營相互攻擊的“炮彈”。
“楊技正”想必會遭到很多人嫉恨,因為這麻煩變得太大了。但此時那些“居高位者”恐怕也顧不得她了,最緊要是趕快平息風波。否則,如何面對關于執政能力的質疑?如何解決臺灣地區可能高達上千億臺幣的經濟損失?
兒童節變成了掃蕩黑心塑化劑食品的D-Day,臺灣“衛生署”期待著塑化劑風暴最快在兩周內落幕。
同樣是在兒童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針對“塑化劑風波”發布公告。公告里一、二、三、四點,每一點針對的都是“臺灣產品”,而公眾關注的對于“大陸地區生產的食品飲料是否含有塑化劑”的自查行動,只字未提。
這蓋子絕不能掀開。
在美國,加州的65法案規定:即使是手提袋、鞋子、皮帶、珠寶、服裝及其它時尚配件,產品中可接觸皮膚的部件也不得含有DEHP【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德國,與人體、衛生食品相關的所有塑料制品中禁止使用DOP(鄰苯二甲二正辛酯);在日本,DOP作為塑料助劑僅限于在工業塑料制品中應用。
而在中國這個世界上增塑劑生產量和消費量最多的國家——《食品容器、包轉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中,DBP和DEHP仍被允許“限量使用”;強制性國家標準《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實施日期兩次延遲后至今沒有下文。
現實問題太多了。成本的制約;為數眾多的、短時期內無法淘汰或技術升級的化工企業;檢測設備和力量的巨大缺口……
專家說,所有塑料產品都使用塑化劑,區別在于用量多少;專家說,塑料越軟代表塑化劑的含量越高;專家說,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高20倍;專家還說,DEHP在塑料中并非采用牢固的共價結合,比較容易從塑料中脫離,進入環境或人體中。
這些話我們都很容易理解,但問題的核心是怎么規避塑化劑帶給自身的危害。
走進超市就發現,進口的橄欖油不是玻璃容器就是金屬容器,可惜太貴;而買得起的國產食用油,99%都是塑料容器——惹不起,卻也躲不起,因為沒辦法不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