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8日電 《香港商報》日前刊發署名黃啟聰的評論說,日前美國眾議院以向中國入口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作威脅,迫使人民幣升值。如果用政治化的眼光看待人民幣匯率,無助解決兩國貿易不平衡,且會出現吃錯藥的惡果,損害中美經貿關系。人民幣大幅升值,對美國而言,是損人而不利己,對兩國都無好處,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國會曾就人民幣問題舉行了3場聽證會,而美國眾議院一個委員會亦將表決法案,以向中國入口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作威脅,迫使人民幣升值。
一組美國學者研究的數據顯示:“一臺有451個零件的ipod播放器,在美國的零售價為299美元,美國本土企業和工人獲得了最多的163美元附加值,包括蘋果公司80美元、分銷和零售商75元、零部件制造商8美元;日本獲得的附加值為26美元;中國只獲得4美元加工費。但每臺產品出口到美國,使中國對美國的順差增加150美元。”
這例子生動而充分地說明了中美貿易逆差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兩國貿易的結構性問題,而非人民幣匯率問題。以低附加值產業為主的中國,在加工過程中,只賺取輕微利潤,出口美國,卻因統計方法的問題,才造成了龐大的貿易逆差,是經濟結構差異影響了兩國的貿易表現。
因此,如果用政治化的眼光看待人民幣匯率,實在是戴錯眼鏡,無助解決兩國貿易不平衡,且會出現判錯癥、吃錯藥的惡果,損害中美經貿關系。換個角度看,人民幣即使大幅升值,對美國而言也只是損人而不利己,對兩國都無好處,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人民幣升值對中美均無好處,道理彰彰甚明,但為何一再成為美國的熱門話題?原因離不開其國內政治情況。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失業高企,而國會中期選舉即將舉行,不少政客遂一再炒作人民幣議題,以圖增加政治本錢,同時轉移視線,為經濟疲弱問題開脫。在這背景下,本已逐漸平息的人民幣議題爭議再度升溫,自然不難理解。
唯在政治思維下,容易扭曲問題本質,錯誤解讀目前的經濟形勢,繼續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只會損及兩國經濟利益,而不利于化解兩國在匯率問題上的分歧,亦無助改善美國的經濟情況。要根本解決中美之間的分歧,就必須倚靠兩國的緊密溝通、齊心合作。美國實不應再糾纏于此,就人民幣議題屢生爭拗,而應以開放對華出口高科技產品等經濟方法處理經濟問題,才能對癥下藥,收窄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黃啟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