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特約評論員 馬光遠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市場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在房價依舊沒有實質性下跌的情況下,多個重點城市的房屋租賃價格卻出現了暴漲。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的房屋租賃價格最近兩個月的平均漲幅都在20%左右。
對于目前房租的這種暴漲的誘因,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不外乎三種觀點:一是認為在嚴厲的調控政策下,一些本來準備想買房的人轉向租房,使得租房的需求急升,導致價格上漲;二是認為一些房屋持有者原來的主要收益是房子升值的收益,所以他們之前對于房屋租金是不在乎的,但在房價下跌的情況下,為了收回投資,他們就要提高租金;三是認為由于房屋買賣成交量的暴跌,一些中介機構開始將業務主要轉向租賃市場,它們通過控制某一個區域的房源,通過囤積房子來進行炒作,抬高了房租。
不管房租上漲背后的真正原因何在,但值得關注的是,從1998年房改以來,媒體第一次將關注的焦點放到房租上來,而且本次房租上漲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漲得急,短短兩個月,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出現了一個房租的暴漲行情;二是上漲的周期恰好和房地產調控周期吻合,5、6月份的時候恰好是房地產新政調控最嚴的時期。按照租房的周期,這個時候,作為租房市場的淡季,卻反季火爆,引發的更大恐慌是,到了7、8月份真正旺季的時候,房租會經歷更加可怕的暴漲,這是我們不得不關注的。
長期以來,由于房屋租賃市場相對于房屋買賣,在信息和監管等方面更加不完善,這導致我們在分析房租上漲原因時障礙重重。比如,房地產中介說供需失衡,可是供應和需求本身并沒有權威的數據來支撐。以這次很多人認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一部分人從買房轉入租房為例,這部分的需求從常識來看也不足以說明目前房租的暴漲。的確,和飛漲的房價相比,房租這幾年相對比較穩定,2008年上漲了不到3%,2009年上漲的幅度也是非常溫和,從這個角度而言,房租一定程度的上漲,其實也符合市場的規律,但我們現在需要討論的不是房租正常上漲5%,而是討論為什么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急漲了20%以上。而且,就租賃房的供需來看,各大城市事實上都一直存在著結構性的短缺,但總體供需還是比較平衡的。因此,在整個租賃房市場不健全、不規范的情況下,一些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和控制房源,通過制造房租未來要大漲的預期,達到短期內操縱租價的目的,應該是更有說服力的。
房租的這種快速上漲,引發了一系列的民生問題。6月27日,國家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狀況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流動人口已達到2.11億。這些流動人口主要通過租賃市場解決居住問題,而對于攸關2億多人口的租賃房的制度建設,卻成了公共政策遺忘的角落,無論在信息公開,還是制度建設,乃至于市場監管等方面,基本都是一片空白。各大城市租賃房的房源數據殘缺,政策口口聲聲鼓勵租房,可是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來增加房源和租房的積極性,迄今為止,國家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很少涉及租賃市場的規定,遑論在稅收等方面的優惠舉措,這使得整個租賃市場一直處于政策的冰凍期。
正是因為公共政策對于租賃市場的“冷落”,才導致今天大量的城市人口在居住問題上的困境:一方面,高高在上的房價將他們驅逐出買房者的行列,另一方面,正在飛漲的房租又把他們驅逐出房屋租賃市場。今年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撬動房屋租賃市場,改變住房消費觀念。我們必須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鼓勵大家去租房,但是,在房租都脫離實際收入的情況下,要求人們改變居住觀念,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應該說,今年以來,政府在房屋租賃市場的投入和熱情是空前的,除了廉租房建設之外,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城市都投入極大熱情建設公共租賃房,但受困于建設周期和供應量的限制,大量的流動人口的租房問題依然要通過商品房租賃市場予以解決。因此,政府在增加公共租賃房和廉租房的同時,必須真正從制度上重視房屋租賃市場,在信息公開、房源供應、市場監管等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并通過稅收、財政等一系列的激勵機制給予一些租房者相應的補貼。攸關2億多人的租賃市場無疑是個重大的民生話題,當下房租的暴漲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為制度建設的良好契機。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