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評】“混改”不存在包治百病的通行方案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評論員 葛豐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其中強調“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
這種根據不同情況分類推進“混改”的思路符合實事求是基本原則,其合理性體現在:
首先,“混改”只是國企改革手段之一,與其他國企、國資改革一樣,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因此,無論改與不改,或者這樣改還是那樣改,都應該服從、服務于前述目的,不應該也沒有必要為改而改。
其次,中國是一個轉軌國家,國企、國資不僅本身體量大、類型多,而且他們所處的市場環境與管控體系等外部約束條件也極為復雜,譬如即使是數量相對最少、類型基本相似(同處壟斷型、戰略性行業)的中央級國企,如果分處金融類的“匯金模式”與非金融類的“國資委[微博]模式”下,那么他們所面對的出資人行為方式與邏輯就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國企改革不存在包治百病的通行方案。
第三,國企、國資改革是一項極為龐雜的系統工程,牽扯到因素遠遠不止于國企、國資改革單一領域。譬如說,在某些具體情境下,“混改”可能的確有助于提升國企微觀效率與效益,但是與此同時,這一改進有可能也會相應降低職工或者消費者福利,那么這種情況下,真正效用最大化的“混改”,就應該留待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和相應監管措施完善之后再行推進。
第四,“混改”之“混”決定了這項改革不能只站在國企、國資一方計算得失,也就是說,“混改”能否推進、如何推進,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于非國有資本這一利益相對方的意愿與能力。有些情況下,如果條件不是很成熟,或者方案不是很完善,過于操切的“混改”要么乏人問津,要么徒有其表,甚至還有可能為了引資反而導致國資流失。
最后,哪怕不考慮上述“應否”命題而只考慮最基本的“能否”命題,中國的國企“混改”也只可能采用分類推進由點及面,因為中國的國企、國資雖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存量仍非常巨大。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含國有金融類企業)資產總額高達109.42萬億元,而非國有資本的力量還相對較小(如以A股市場為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本總量占總股本比重近七成)。非國有資本至少在可預見時段內,尚無法全面承接足以對國企運營具有實質性影響力的股權份額。
所以說“混改”分類推進是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切實尊重。而回顧中國改革歷程可知,凡重大進展無不都是堅持積極與穩妥不偏不廢,行遠自邇。現在,國企“混改”當然也沒有理由忽略這條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