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產業集群模式是京津冀產業轉移基本方向
【洞見】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疏解如何率先突破?
魏岳江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7月24日,張高麗副總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動會議上強調,要抓緊推動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任務,持續推進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一般性制造業作為產業升級轉移的重中之重,能否順利實施關乎全局、決定成敗。哪些一般性制造業需要退出、升級、轉移?哪些疏解方法、手段、路徑可行?這些問題備受關注。
四類非首都功能被疏散
歸納起來,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和區域性批發市場、部分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 北京市按三類區別對待這些企業:第一類是嚴控增量,第二類是減少消耗和排放,第三類是關停退出。
減負控增,就是對部分產能落后、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三高”行業和生產工藝予以淘汰,就地關停退出;對不符合首都功能戰略定位的行業嚴格禁入,并對部分行業做出區域、規模限制和產業加工、工藝技術、生產環節及產品限制。
淘汰落后產能。為摒棄“大而全”產業發展模式,北京現已明確對“三高”一般制造業項目就地清理淘汰,走集約、綠色、循環發展之路。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是,關停退出300家制造、鍛造、小家具等領域的污染企業,以產業疏解帶動人口疏解。
制定禁限目錄。控增,必須明確新增產業和功能的底線。針對13個工業行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聚人多、占地多、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兩多三高”)問題,北京市去年7月制定出臺《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從企業登記、項目審批兩大入口確保禁限項目“零準入”,在控制增量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如何保持這種良好發展勢頭,奮發有為、再接再厲,新修訂目錄提供準繩。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依據《目錄》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等登記業務達到6900余件,受到禁限的行業占全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比例由32%提高到了55%。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將執行與東城、西城一樣嚴格的禁限措施。河北、天津也分別按照產業功能定位,出臺了本省市禁止和限制的產業目錄,有效促進了三地產業合理布局和分工協作。
引領京津冀高端產業集群發展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有條件通過結構調整、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后,進而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產業,先升級一批。下一步,通過疏解構建高精尖的產業結構,引領京津冀高端產業集群發展。
據媒體報道,去年以來,北京市經信委組織專門力量,起草高精尖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及產品目錄等。據媒體報道,工信部出臺《中國制造2025》,而正在研究制定中的《北京制造2025》,計劃用10年的時間再造北京產業新形態。到那時,藍領將變成灰領或白領,智能制造如機器人將進入北京居民的家庭生活。
產業轉移疏解,就是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對那些既適合三地定位、產業轉型,又有利于產業協同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產業,加快向市郊和津冀地區轉移。據媒體報道,北京對技術含量一般、效益不錯、污染不大的企業包括建材類、化工類、紡織類、印染、鋼鐵技術加工企業,盡量向周邊疏散,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對有經濟帶動作用的產業項目,通過區域對接合作,轉移疏解一批,助力三地建設、產業轉型升級。
據悉,工信部等制定的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導目錄也已定型,或于近期發布。該指導目錄大致有8類重點產業,需要河北、天津來承接,分別是信息技術、裝備制造、商貿物流、教育培訓、健康養老、金融后臺、文化創意、體育休閑。有知情人士表示,從一般產業到高端產業合作,以園區作為點來支撐,到京津、京冀產業帶合作,由點到面,形成全方位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為何會重點點名這八大類產業?專家認為,主要基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考慮,以及與三地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相結合。
轉出產業要與轉入地的產業融合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習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為三地產業轉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與路徑。
產業轉移,企業最擔心的問題是轉移之后會不會轉而致死?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確保產業落地生根?專家認為,京津冀三地要盡快研究北京中心城區產業疏解地的對接協作機制,包括稅收、人事管理、戶籍指標等方面,通過市場主導形成自發的區域協同發展。具體操作,應結合實際,借鑒倫敦城市群、東京都市圈建立疏解遷移有激勵、落地新城有優惠、產業對接有支持的協作機制,形成分工合理、價值高端的一體聯動產業鏈。近年來,北京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主動擔當與作為、謀求協同與發展,運用財政政策工具和資金精心搭平臺、建機制,為產業轉移“扶上馬”和“送一程”。
如何搭建一體聯動對接平臺,才是解決三地產業自身存在地區差異性、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關鍵所在。搭建平臺,毫無疑問需要政府頂層設計、引導支持、創造環境、降低成本,讓產業鏈在資本利益最大化的區域內自由配置。有媒體報道指出,京津冀產業版圖正在重構——北京“轉”、天津“立”、河北“補”。北京,不再攤大餅,必須騰籠換鳥,構筑“高精尖”產業體系;天津,協同上下功夫,錯位上做文章,發力做實“北方經濟中心”;河北,縱使傷筋動骨也要脫胎換骨,打響壓減過剩產能攻堅戰,渴盼借力京津綠色崛起。
據媒體報道,為承接北京產業轉移,河北采取非單一模式,確定40個承接平臺,其中生產制造類23個,每個都是功能和產業定位十分明確的產業集群。天津采取行政區劃分的方式,內部整合“1+11”個承接平臺,其中,1是指天津濱海新區,11是指分布在各個區縣的功能承接平臺。
有專家表示,各地要破除“一畝三分地”理念,立足于當前明確自身定位,發揮產業比較優勢,而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如,北京突出自身的知識、技術,天津突出自身的產業創新、研發,河北突出自身的戰略支撐、高新技術。對于遷入企業而言,符合本地產業規劃要求至關重要,通過園區對接方式是成功嘗試。去年以來,北京市累計組織50余次產業對接活動,北京市經信委和河北工信廳通過負面清單的形式,組織北京市27個園區與河北省57個園區分批進行4次產業對接,推動新樂三元工業園、張北縣廟灘產業園IDC項目、北京現代四工廠落地河北、首鋼京唐二期擬于近期開工建設……
然而,由于產業轉移主體是企業,除了政府搭臺外,必須由企業自主對接。今年以來,河北、天津紛紛展開了針對北京制造業拋出紅繡球,甚至制定利益驅動的配套政策吸引企業落戶。
產業集群的模式是今后京津冀產業轉移的基本方向,轉出產業通過與轉入地的產業對接融合,才能夠更有效地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