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評論員 商寅泉
盡管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房價并沒有明顯回落,但宏觀層面上的中國樓市還是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頹勢。顯然,這種頹勢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導致統計數據已經不太好看。鑒于此,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和金融系統,出臺了與近十幾年來截然相反的新政,目的是挽房地產于水火之中。
可以預測的是,這次的救市新政只是欲扶房地產重新起勢的第一步,之后必然還會有取消限購等一道道“硬菜”端出。因為只靠二套首付降為四成和首套公積金貸款首付降為20%,還不足以減緩樓市這塊巨石向下滾動的速度,原因是政策多年打壓樓市積下了太沉重的后遺癥,僅靠一兩劑不算太猛的藥,難以讓樓市重新健步走起。即使是取消限購的政策出臺,也不一定能夠讓樓市重新回暖。當前,真正能夠讓消費者重拾信心,讓房地產再為經濟數據重新添彩,是必須搬除橫亙在消費者面前的兩座大山。
這兩座大山,其中一座是房產稅。自中國樓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之后,呼吁房產稅出臺的聲音就不絕于耳。用房產稅打壓房價,是一些人所熱衷的政策之一,這其中包括某些能夠參與政策制定的財經界官員。盡管房產稅并沒有出現在實際生活中,但房產稅尤如達摩利斯之劍,一直懸在有產者的頭上。對于房產稅這個稅種,到底會怎樣征收、多大平方米的房子會列在征收之列、什么類型的房子會被課以高額的房產稅、房產稅會對自己的名下的房子造成怎樣生活支出,等,這些都影響了有能力置業的人的決策。應該說,在當今中國,正處于以改善住房條件進程中的現狀,推出房產稅的政策應當慎之又慎,或者明確暫不推出。惟此,才能消除消費者的置業之憂。
第二座大山,當然是不動產登記制。準確地說,不動產登記制的推出,與打壓房地產毫無關系,它只是從土地及不動產管理的層面上,統計和界定不動產權屬的一項工作,是政府工作范圍內的一件正常行為。但從字面上理解,會給很多人認為如果自己的房子被登記之后,就會有私有財產公開化、個人隱私曝光的憂慮出現。巧合的是,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出臺時機,也是房地產在調控組合拳不斷見效的時候,它在客觀上形成了與調控政策共同打壓樓市的效應。不動產登記制作為一項政策,如何既實現中央政府有效確知土地權屬又使百姓正確理解它的作用,需要相關部門做過細的工作。
無庸置疑,“六部門連發三文松綁樓市促穩增長”、“中央連下三劑猛藥救市”等出現在媒體上的奪目標題,都表明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的認知,在經濟現狀的逼迫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房地產業無論是作為所謂的支柱產業還是某些人不愿意承認的支柱產業,它對經濟的影響都是不小的。看房地產,忽略房價絕對價格的高低,從宏觀層面俯視它對整個經濟運行的巨大影響力,才是把握市場的唯一選擇。
文章關鍵詞: 房地產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