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專家白明:中韓自貿區可與京津冀一體化對接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今年2月底,中國和韓國完成了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并對協定內容進行確認,范圍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7個領域。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近期表示,中韓自貿協定目前正在進行文字轉換工作,正式簽署在今年上半年應該可以完成。
這意味著,協定一旦簽署,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
中韓自貿協定無疑會為兩國間經貿發展劃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相應值得探究的是,中韓貿易的多年合作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什么?中韓自貿協定簽訂后,將為中韓雙方帶來怎樣的機遇?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
通過中韓自貿區尋新機遇
NBD:中韓間的貿易合作已取得諸多成果,在您看來,取得這些成就得益于什么?
白明:在我看來,在中國所有貿易伙伴中,中韓間的貿易互補關系體現最為充分。中國為韓國提供了廣闊市場,特別是青島、威海等地,集聚了大量韓資企業。此外,中韓產業對接面很大,韓國產業的每一根血管都跟中國相通,中國經濟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韓國經濟的神經。中韓自貿區降低了兩國產業對接門檻,更加有利于優質資源互補,使得中韓兩國不僅是貿易合作關系,在某些產業上更是形成一體化趨勢。
NBD:中韓未來發展會是怎樣的趨勢?還面臨哪些機遇?
白明:目前的問題在于,中國產業的發展使中韓間產業同構性越來越大,若不改變以往的互補合作模式,則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小。同時需注意的是,低端產業的同構為雙方更高水平合作建立了基礎,這也決定了未來中韓可在研發領域、“互聯網+”與“工業4.0”等方面加強合作。
此外,中國目前正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這其中的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網絡營銷平臺等,都是中韓合作的嫁接點。
目前,兩國間的機遇要更多地從中韓自貿區上發掘。中韓自貿協定將夯實中韓貿易往來,未來將更加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例如在通關檢驗上實行雙方檢驗機構互認,在當地生產場地檢驗完后,直接發給對方國,以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益。
撬動中韓區域合作增量
NBD:您剛才已提到中韓貿易協定有助于貿易一體化,除此之外,中韓自貿協定還將釋放何種紅利?
白明:中韓自貿區紅利更多表現在制造業方面的同行業間水平對接。隨著中韓兩國文化、經貿領域開放逐漸深入,韓國產品在中國會越來越受歡迎,而自貿協定談判完成擴大了兩國的開放水平,商貿往來也將更為便利。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作為我國率先建成的高水平自貿區,中韓自貿協定將為“一帶一路”沿線自貿區提供樣本。
中韓自貿協定談判順利結束,將對其他未完成的自貿協定產生示范效應。在我國自貿協定戰略布局中,與冰島、瑞士等國家地區不同,中韓自貿區是單個自貿區中貿易規模較大,產業接觸范圍也比較廣泛。近兩年來,中韓兩國推動產業升級力度很大,自貿協定談判完成,有助于兩國優勢產業互補,實現市場資源優化配置。
NBD:中韓自貿協定對推動地方發展會起到哪些作用?
白明:就地方而言,中韓自貿協定首先有助于推動青島、威海、天津等和韓國關系緊密地方,實際上青島、威海等地也都建立了一些針對韓國的園區。
此外,天津自貿區很快就要掛牌,雖然天津自貿區是針對全世界的,但從現有合作基礎,以及地理區位來看,與天津自貿區合作,韓國肯定可以捷足先登。現在不僅要著眼于天津自貿區等現有的存量規模,更要看增量,中韓自貿區可以與京津冀一體化相互對接,原因在于京津冀一體化,很多資源都會往天津自貿區集聚,并且在京津冀相互通關一體化下,北京的產業到天津通關也愈加方便,邁過自貿區的門檻,也更利于中韓合作。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