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強
目前理論界普遍按照是否生產與銷售有形商品或勞務來界定所謂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因而籠而統之把第一、第二產業和交通、運輸、旅游、文化等第三產業當做實體經濟,而把銀行、證券、保險、期貨期權等金融產業和房地產產業都看作虛擬經濟,前者是財富的創造與生產,后者是財富的再分配。也有人認為銀行是實體經濟,其他金融業是虛擬經濟。上述認識與方法值得商榷。如果沒有科學、清晰的定義和概念作為基礎,在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的決策上就很難做到準確、科學。
“經濟”活動是產品或商品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一系列行為和過程。翻開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家通常只是把經濟現象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大層面,而從未把“經濟”分為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兩大領域。經濟學所有的模型都是以資源稀缺作為假定前提,“經濟學”概念主要強調兩方面的涵義:從微觀上講,主要強調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一個企業通過合理、節約的資源配置實現產出和價值最大化;從宏觀上講,主要強調的是一國通過合理組織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社會經濟活動使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和產品的社會使用效率最大化。因此,傳統意義上的經濟活動就是指實體經濟,主要包括第一、第二產業和提供勞務品或服務的第三產業,我國有些學者也將知識與文化等精神產業領域稱為第四產業。
虛擬經濟是與實體經濟相對應的經濟范疇,是現代經濟發展與運行的產物。從哲學上講,任何事物都可以分為“實”和“虛”,“實”是“形下”,能看得到或感覺到,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事物;“虛”是“形上”,看不見或只是理論意義上的東西。按照這樣的哲學邏輯,實體經濟應該是實際存在的經濟現象和行為,虛擬經濟應該是理論上存在的經濟現象和行為。從哲學視角看,所有的金融行業、房地產行業或產業與第一、第二產業和其他第三產業一樣都應該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經濟現象和行為,因而也都應該歸屬于實體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
那么,從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制定和決策的角度講,究竟如何定義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概念更為科學?筆者認為,既然“經濟”活動是與“產品”或“商品”有關的行為,那就應該按照產品或商品的屬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從經濟學視角來定義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概念與內涵。從經濟學意義上來看,實體經濟必須是能提供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或商品、勞務,以滿足社會生活、消費需要為目的的生產、經營活動等經濟現象和行為;虛擬經濟是不具備使用價值的資產“符號”等非物質有價產品的買賣、交易活動等經濟現象和行為。科學制定宏觀政策,顯然應該以經濟意義上的實體和虛擬經濟概念、內涵為基礎。
虛擬經濟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產物。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支持而又相互獨立、相互矛盾,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虛擬經濟反過來作用于和影響實體經濟發展。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在很多領域往往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相互支撐,即實體經濟體中有虛擬經濟現象和行為,虛擬經濟體中也包含有實體經濟現象和行為。就虛擬經濟而言,既存在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虛擬經濟現象和行為,也存在不利于甚至有害于實體經濟發展的現象和行為。
例如銀行業,一方面,銀行業自身并不創造實物或勞務等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但它通過一定的投入和創造性勞務為實體經濟領域提供金融服務,是在為實體經濟領域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和經濟價值,這完全是有益于實體經濟發展的虛擬經濟行為;另一方面,以獲取暴利為目的、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以錢炒錢的“高利貸”行為或逃避監管的地下錢莊及其他影子銀行則很大程度是有害的虛擬經濟行為。再比如證券業,一方面,一級資本市場的IPO直接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二級資本市場中以適度的資產增值或滿足資產流動性需要為目的、符合價值規律的投資或交易行為都是建立在實體經濟或為滿足實體經濟需要的基礎之上;但另一方面,以獲取暴利為目、通過編制虛假信息欺騙投資者的IPO或單純以投機盈利為目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系的股票過度炒買炒賣行為則完全屬于有害的虛擬經濟行為。從房地產業來看,一方面,為滿足人們住房需要的房地產開發和銷售行為本身是實體經濟行為;但另一方面,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目的、脫離房地產價值規律的房地產炒買炒賣、囤積居奇行為則完全是脫離實體經濟領域、有害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虛擬經濟行為。至于古董、字畫、玉器、紅木等奢侈品的收藏、拍賣和其他物品的炒買炒賣行為則完全是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單純的虛擬經濟行為。
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是目前我國主要的兩大虛擬經濟領域,嚴重脫離居民收入增長的過高房價和與GDP增長嚴重脫節的過低股價是目前影響消費乃至整個宏觀經濟運行的兩大不利因素。因此,實虛兼顧,解決好房價、股價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及它們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及調節居民財富結構、縮小兩極分化的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
目前,“高房價”所造成的過高住房成本使廣大中低收入者“消費不起”,“低股價”所造成的資產嚴重縮水使消費者“不敢消費”,這“一高一低”所形成的財富負“剪刀差”對消費拉動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同時,樓市和股市作為我國居民投資的兩個主要渠道,處于“偏離”或“失重”于實體經濟狀態長期持續下去,將使經濟結構不合理、不協調、不平衡已從實體經濟延伸到虛擬經濟領域。因此,當前宏觀政策調節的關鍵應是抓住主要矛盾,正確處理好實體經濟與樓市、股市兩大虛擬經濟領域的關系,全面加強對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的宏觀調控,促進實體經濟與樓市、股市兩大虛擬經濟領域的均衡、協調發展。這既是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虛擬經濟支持環境、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調節分配結構、防止財富兩極分化、緩解社會矛盾的需要。
作者系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
(責任編輯 孫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