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哲
自去年底卷入備受關注的六和“速成雞”事件后,中國肯德基[微博]近日在京舉行“雷霆行動”發布會,首次正面回應公眾的各項質疑,并宣布通過6項舉措來全面整治強化雞肉供應商的管理。中國畜牧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也在現場為事件中的白羽雞“正名”,明確指出“速成雞”事件中的雞是無罪的,問題根源在于個別養殖戶的違規用藥。
按照中國畜牧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的說法:被說成“速成雞”的白羽肉雞引自歐美,全世界都在吃。其生長速度快,最重要的原因是品種的選育,飼料配方、有防疫和科學的飼養與管理不可或缺,“長得快與慢,不能與是否安全掛鉤”。也就是說,按照這一理論,肉雞生長期為45天快速出欄,并不是什么“問題”,只要用藥得當、不出現違規用藥就是安全的。照此推論,公眾對于“速成雞”的擔憂似乎可以松一口氣了,這種解釋應該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然而,公眾并不會對早已風行的“速成雞”安全放心。
“速成雞”安全放心的前提是“用藥規范”,問題是肉雞生產者、使用者又如何保證100%的用藥安全?一個短短的45天的生長時間,究竟按照相關飼養流程要喂給雞多少藥品,公眾心中無底。尤其是在短短的45天里,養殖戶是怎樣真正避免“藥(激素)殘留”的?
為加強所謂的安全“監管”,中國畜牧業協會開出的“藥方”為,今后將把白羽肉雞的養殖模式從以公司+農戶為主逐步向公司+家庭農場、公司+自養基地轉變。這顯然偷換了一個可能發生問題的概念,難道“家庭農場”、“自養基地”就一定比農戶飼養更安全嗎?安全問題并不僅僅在“小作坊”、“個體養殖戶”身上發生,在“速成雞”事件中曝出曾在百勝(肯德基母公司)送檢的19批山東六和集團雞類產品中檢出8批產品抗生素殘留不合格。 “六和集團”可不是什么“小作坊”,六和品牌曾先后被評為中國名牌和山東名牌,其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該集團先后被授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食品放心企業、全國肉類工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等榮譽稱號。就這樣的大企業、大品牌,不一樣放任了“不安全”的速成雞嗎?
當然,最大的疑慮和最關鍵的問題并不是“速成雞”究竟長幾天,而在于監管的不到位甚至是缺位,F代科技日新月異,出現45天速成雞是科技進步的成果,未來出現“半月雞”也未必沒有可能,但國內監管的成長卻是極為緩慢的,這也是與科技的發展、“雞的快速成長”不相匹配的。也就是說,目前最主要的“矛盾”是,長期滯后的監管手段、監管方式,以及檢測手段、檢測標準,發現問題和查處問題的模式等,實際上遠遠滯后于“科技的進步”的問題。在過去,沒有“速成雞”的時代,監管的頻率和監管的手法或許可以相對“緩慢”些,養殖業領域“幾天換一茬兒”產品和商品,監管卻依然“長不大”、“不著急”,這才最令人擔憂。 “速成雞”時代的來臨,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然而,原本應該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的“監管”,還不該好好反思為什么“長不大”嗎?監管者盡快成熟起來,真正為公眾利益和公眾健康負責,是“速成雞”事件后應吸取的最大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