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企業要求得持續穩健的發展,除了自身努力外,與這個國家的商業文化氛圍和環境也密切攸關。真正的“大”企業和企業家,不僅要追求行業地位、利潤指標,更要有融入國際視野的商業文化,即“商道”。
現實是如此殘酷!近日,在中國工程機械之都——長沙,由三一重工[微博]總部遷移至北京引發的三一重工[微博]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口水戰,在媒體和公眾的渲染中,充滿了心機重重、不擇手段、你死我活的刀光劍影,撇開孰是孰非,這場口水戰讓人遺憾地看到了即便是所謂偉大的企業,在商業文化和商業道德的塑造和遵守上面,依然漏洞百出,丑態畢露。實際上,這不僅是一個行業的現象,中國的企業遍地染上了這種你爭我斗、你死我活的一元化生存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在中國的不少城市里面,都存在著同城同行幾大巨頭對峙并存的局面。比如長沙以工程機械著稱,代表性的企業就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在深圳也有華為和中興通訊[微博]兩大通訊巨頭。企業之間當然應該有競爭,而且只有競爭,才能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從而從整體上擴大行業的蛋糕,企業也不斷得到發展壯大。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系,既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道德精神,又符合國家商業的通行法則。
更重要的是,企業間的這種競合關系,應該以法律法規和市場化為基石,雙方既激烈競爭,又互相尊重,商業倫理是各自生存與發展的底線。并且,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作為競爭對手的企業會聯手行動,置國家利益于企業利益之上。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為了打擊對手,擴大自身實力,一些企業不惜通過派間諜、污蔑、造謠等方式攻擊對方;或通過媒體“悲情呼吁”指責對方;或在海外市場為了拿到訂單大打價格戰,這種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爭斗,一方面損害了行業形象,降低了企業高管和從業人員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層次;同時還通過低端的對罵抬高了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甚至損害了國家利益。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認為,往更深層次來說,同行之間的這種謾罵攻訐,反映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山不容二虎”的山寨文化和江湖文化、碼頭文化。一個行業要發展壯大,更多地是建立在優勝劣汰機制之上“你好我好”的共贏局面,而不是贏家通吃、非此即彼的一元化生存方式。在社會多元化愈發彰顯的今天,一個人不是單向度的人,一個行業和企業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方式,也不應當是單向度的。
(作者為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