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怎么了?反日輿論帶來的消費陰影,導致日本汽車品牌9月份在中國急劇下滑46%,一場該不該抵制日貨的爭論也在無休止進行。日貨真的像想象中的那么遭人恨嗎?日本汽車真的為富不仁,只知一味在嬴弱的中國汽車產業賺錢,不懂互惠雙贏嗎?日系車倒了,自主品牌就能真的填補其留下的空間,實現自主崛起嗎?這一系列問題需要系統論證和思考。我們希望用一個月的時間,系統思考這些問題,用事實來還原日系車,以及其與中國汽車產業的關系。
中國汽車合資過了三十年,“市場換技術”這一一度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的商業契約,在走過三十年后,由于中國政治、經濟環境的溫室效應,正在遭遇新的挑戰。“市場沒有換來多少技術”的論調一直占據產業主流,但是很少有人系統論證和設計過這一論調的基礎和評估標準。
日系車作為群體最龐大,對中國汽車產業影響最深的一個參與主體,是最值得研究的樣本。只破不立的批評聽得太多,我們試圖從悲怨的輿論中尋找合資模式的另一面,以對沖一邊倒的輿論場。
在即將開始的系列專題里,我們希望在“合資模式的下一步”這更核心的主題下來進行。要理清,下面幾個戰略層面的問題是繞不過去的。
被忽略的零部件:中國市場對日本零部件企業的依賴有多大,中國零部件能否“去日本化”讓歐美和本土零部件所替代;本土零部件的角色是什么。
合資意識:家電業對汽車業是否具有鏡像效應;如何評估不同資本背景的合資品牌對中國汽車做出的具體貢獻,比較日本、德國兩個主要合資對象對中國汽車產業貢獻,能否得出新的結論;日資合資品牌的未來空間在哪里。
技術與市場再平衡:市場換技術是否還是下一輪的產業戰略核心。如果是,市場和技術如何實現再平衡;整車合資的股比是應該放開還是應該收緊;合資下一步是否應該向零部件產業設門檻,中國本土整車企業與跨國零部件合資是否會成為趨勢。
如果能在以上問題上擱置分歧,重拾共識,中國汽車產業將能找到一條徹底融入全球化的現實路徑。(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