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悖論:地方財政收入持續跑贏GDP
在經濟下滑不止、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苦苦煎熬的當下,多數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卻跑贏GDP增速,不得不佩服地方政府確有非凡財技。
但悖論在于,以“穩增長”為名目的這種煞費苦心的財富轉移,卻可能最終影響經濟企穩。因為此舉既傷害了現有企業,若無有效的財政公開和監督機制,又未必能將資金落實到新批項目中。
繼8月份剛爆出全國31個省份中除上海、北京和浙江外,28個省份上半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均超過G D P增速之后,最近又有媒體報道,7月和8月,地方政府繼續在財收上加大發力,經濟總量位列前14名的城市多半財政收入又跑贏了GD P增速。
按道理,經濟下滑,在企業銷售和盈利都縮減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從企業得來的稅收應該相應下滑。如今地方財收增速仿佛不受經濟下滑影響,其財技高在何處?一是加大對企業乃至居民的稅收征繳力度,比如近期的合肥向農民工征個稅;二是拓寬非稅收入,包括各項罰款、車號拍賣及對企業征收各項雜費。兩者統而言之,民間俗語概括為“刮地皮”。
頭頂這樣的“惡名”,地方政府或許也很委屈:穩增長的資金壓力重呀!確實,今年的穩增長與2008年大不一樣,不再是中央撒4萬億,而是要地方籌資。自打中央5月提出穩增長的政策方向以來,迄今各地出臺的地方版經濟刺激計劃已超20萬億規模,而中央除了不斷鼓勵民間資金參與外,迄今沒有出臺一筆刺激計劃。地方的20萬億從哪里來?——— 刨去好大喜功、口惠而實不至的因素,地方總得拿出點東西做出點動靜來吧。招徠民資么,民資也艱難且躊躇,因此少不了要靠“自己”:抱著改造現實的精神,克服企業錢包縮水的困難,盡量讓政府的錢包鼓囊些。
但悖論在于,這種煞費苦心的財富轉移,對穩增長卻很可能弊大于利,影響經濟企穩。首先,企業實實在在會被傷到。不僅各級政策口號宣揚的為企業減稅減負可能流于空談,說不定企業實際承擔的稅負還更重。以廣州上半年為例,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微企業繳稅總額增長8.6%,但營業收入僅增6.2%,利潤負增長6.2%。穩增長起碼要穩住現有的企業生產經營吧,在企業受傷的情況下,如何穩增長?
或許有人說,現在處于企業優勝劣汰的調結構時期,穩增長的主要著力點在基建。發改委今年也批準了總投資達8700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且依然要靠各地方自行落實。如果地方政府能把刮地皮得來的錢,真正投入到這些項目并取得成效的話,確對穩增長有利。
但請允許筆者杞人憂天一下,地方政府會不會把企業辛苦掙來的錢大把花掉了呢?這并不是沒有先例的,君不見每年的三公支出高企且明細不清么?又何曾見明細具體的財收支出呢?所以,以傷害現有企業為代價、跑贏了經濟增速的地方財政收入,能否有效落實到新批的項目中,真要打個問號。如果落實不力——— 這是很有可能的——— 不只延緩了新批項目對投資的拉動,更會延誤經濟企穩的時機。
南都經濟評論員 辛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