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富士康太原工業園區發生群毆事件。據媒體報道稱,大約有2000名員工參與,凌晨3點警方介入后,事件才平息。事件導致40人受傷。
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保安和員工兩種角色在不對等、不公平的狀態中的對立,背后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民主和個人權利訴求越來越高的80、90后一代與工人機器化之間的對立與斗爭,往更深次的方向想,這就像一場工業革命,低工資讓人性長期壓抑,落后的工業生產和管理模式迫切需要適應現代公民社會的轉型需求。
作為電子代工的世界工廠,富士康代表了一種業已落后的經濟發展模式,這就是把廉價的工人當成機器,忽視員工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尊嚴,以所謂的軍事化管理,依靠保安這種強大的“武力”來壓制工人的反抗和不滿。據了解,保安在富士康是一支直屬于總裁及副總裁的獨立力量,不受其他部門的制約或管控,也就是說,保安代表了老板的意志,執行老板的意圖,盡管他們也是普通員工,也是落后工業生產線上的弱勢一方。
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從員工頻頻跳樓到集體性毆打,富士康近年來危機不斷,頗受輿論的口誅筆伐。為了應對用工成本和工人流失率的增加,富士康正在將工廠從中國沿海發達城市遷移到中西部等內陸城市,但如今的80、90后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加上互聯網的普及,他們的民主法治和權利訴求明顯增強,相比上一代農民工,新生代的他們已不再是忍氣吞聲的逆來順受者。面對“成長起來的一代”,富士康是將簡單粗暴的鐵腕管理方式進行到底呢,還是因時而變,主動進行自我調整?
富士康的群毆事件,折射出中國制造業轉型的艱難:在經濟轉型之際,如何以人為本,既保持企業的業績穩健增長,又滿足工人日益增長的民主、公平等權利訴求。企業管理者必須認識到,未來的企業競爭,一定是知識和智慧的競爭,是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管理方式和運作效率的競爭。用以人為本的思想再造企業經營管理流程,是文明社會的要求,也是諸多國際化企業基業長青的不二法則。企業管理者不能僅僅把眼光盯在生產流水線和利潤上,更應該關注流水線上的人,以人性化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來管理企業,求得員工和企業的共同成長,一起創造價值,而不是把企業的利潤建立在無視員工權利和尊嚴的基礎上。
富士康之痛也是中國制造轉型的一面鏡子:我們該如何擺脫全球經濟產業鏈上的弱勢地位,以重視人性,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出發點,開辟企業文明成長的新路徑?
(作者系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