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鐵路部門應繼續大刀闊斧地深化體制改革,大膽往前走,觸及過去那些“動不得”的領域。
近日,鐵道部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宣布投資鐵路向民間資本完全敞開大門。
鐵道部此次向民間資本開放的領域包括,鐵路線路及場站設施、鐵路工程建設領域、鐵路客貨運輸服務業務、鐵路技術創新、鐵路非運輸企業改制重組等。并要求,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扶持政策要透明,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對民間資本不單獨設置附加條件。
在各中央部門中,鐵道部率先公布“新非公36條”實施細則,值得肯定。如果這份意見在實踐當中得到遵守,那么,鐵路行業的固有壟斷格局將有望“打破”,鐵路部門面臨的資金及建設壓力將大為緩解,鐵路發展也將注入新的生機。
這份實施意見的價值,一方面體現在主動打破“壟斷”,向民資開放,另一方面,也更明確地體現了“政企分開”等鐵路改革方向。
實施意見總共有14條,最后5條的內容主要是針對鐵路部門自身的改革,即如何改進管理和服務,確保各類市場主體獲得公平待遇。而且明確提出“轉變鐵道部職能,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要求,加大鐵路經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這意味著,鐵路部門今后或將剝離“辦鐵路”的職能,在不同市場主體面前,向“管鐵路”的政府職能定位回歸。
鐵道部落實“新非公36條”的實施細則雖不長,卻思路清晰。顯然,鐵路行業全面向民間資本開放,離不開鐵路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鐵道部職能的轉變。
事實上,也正是存在管理機制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一政策宣布之后,民間還是有一些疑慮和擔心。民間資本進入鐵路領域,是否會獲得公平的市場待遇,在火車票、線路等管制機制面前,民間資本贏利的前景如何?很多人心里都沒有譜。
這些問題的確不容忽視。如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沒有明確的答案,那么,很多民間資本可能還會在鐵路行業敞開的大門前逡巡徘徊,而這也不利于解決目前鐵路部門所面臨的一些困難。
前不久,鐵道部審計報告數據顯示,其一季度營業利潤為100.78億元,但扣除稅后建設基金156億元以及所得稅之后,凈利潤為-69.79億元。在財政撥款較往年大為壓縮的前提下,鐵路部門也確實存在著,引入民間資本以渡過當下難關的現實需求。
民間資本與鐵路國有資本固然存在競爭的關系,但是也有更廣泛的合作,以及共同的利益。向民間資本開放本身也是鐵路改革的重要內容。不過,這一部分的改革實效如何,還有賴于其他方面的鐵路改革及時跟進。
期待,鐵路部門繼續大刀闊斧地深化體制改革,大膽往前走,觸及過去那些“動不得”的領域。在已經提出的政企分開、政資分開、部門職能轉變等問題上,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從而,理順鐵路行業的管理機制和市場機制,為所有類型的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