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國內航企起訴歐盟碳排放交易稅 > 正文
晚報記者 勞佳迪 報道 制圖 任萍
月初上漲的油價傷了無數車主的心,而在各地水、液化氣等資源品迅速跟進的“漲聲”之中,恐怕將會波及到更大范圍的市民。盡管公眾輿論從不會偏愛漲價的訊息,多地政府還是“吃了秤砣鐵了心”:長沙和廣州調高居民用水價格,重慶計劃推進用水階梯價格制度,上海液化氣零售價則已經逼近最高限價。“漲價向來不得民心,我們也很糾結,上網要被市民罵,回家還要被老婆罵! ”物價部門一位人士私下對記者笑稱。在他看來,目前國內資源價格“信號燈”嚴重失靈,根本不能反映真實的供求關系和稀缺程度,其實是吃“子孫飯”。不過,資源品價格改革絕不應該等同于簡單的居民使用價格的上漲,而是一攬子的系統工程。而上游工業品價格上漲后,“中國制造”該如何應對被稀釋的成本優勢,也是必須考量的難題。
資源品為什么要提價?
我國是資源“負翁”
“中國的資源品定價機制本身沒有充分體現資源稀缺性和實際生產成本,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間,這種機制有利于維持相對穩定的價格,發揮過積極作用,不過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可利用資源緊張,低價格資源帶來的資源低效利用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明顯,就必須進行資源品價格改革,使之能充分反映市場供需和資源品生產所帶來的環境成本。”
這番用意,華北電力大學電力市場研究所所長張粒子在多種場合都表述過。作為我國電力市場方面的專家,她直接參與了我國《電價改革方案》研究工作,目前承擔國家能源局 “十二五”能源規劃重大研究課題之一《能源市場體系建設與價格機制研究》。
“過去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資源和能源都是低價格甚至是無價格的。在實現市場經濟后為了體現資源的稀缺性,為了保護環境,我們的價格上的表現就是做加法多一些、減法少一些。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則對決策層的價格干預意圖做了最好注解。
在他看來,我國人均資源確實很匱乏,“比如天然氣對外因素超過了15%,并且每年還在以兩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資源就那么多、人那么多經濟還要發展,未來還應該和國際接軌。 ”
更有專家一針見血指地出:“資源價格缺陷直接導致了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占據主流地位。 ”由此看來,資源價格不是改革不改革的問題,而是在什么時機以何種方式改革的問題。
現行定價體系有何缺陷?
隱性成本被遺忘
上調稀缺資源資源稅稅率,只是政府價格動作的一個姿勢,目前還遠遠未調整到位。 “最大的問題是,我國資源價格只反映了資源開發成本,沒有覆蓋環境破壞成本和使用者成本,所以出現了在資源供應日漸緊張的同時資源價格還十分低廉的怪現
象。 ”上述物價人士者分析。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能源總效益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約10%,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則由過去20年的0.5迅速增長到1.0以上。上述人士認為,構成當前資源高耗能、低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長期以來的資源性生產要素低價政策。
還有分析認為,國內外資源類產品的比價關系同樣存在扭曲,這就等于是為進駐相關領域的外資買單。據悉,從國內角度看,資源等上游要素價格與制成品等下游產品的價格相比過于低廉,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以及增值的部分過多地流向產業鏈下游。而從國際范圍看,我國的資源價格基本上都大大低于其他國家,資源價格在結構性方面同樣存在著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嚴重不對稱的情況。
在資源品價格內部,也存在比價嚴重扭曲的現象。記者注意到,國際通用的按熱值計算的各類能源價格比,如:煤、石油、天然氣比價關系大約為1:1.5:1.35,而我國實際大致為1:4:3,與其他能源相比,煤價明顯偏低。
誰該來為高價買單?
要提民用價,請先提工資
記者采訪到的多位人士都一致表示,從長遠看,資源品價格改革勢在必行。但這顯然不意味著早晚都要實行的改革就只應該針對老百姓。價格改革的成本究竟應該由誰來承擔?
有分析認為,資源價格提高會使物價上漲,在我國居民人均收入還偏低的情況下,如果由居民承擔,就會影響縮小收入差距、建設和諧社會的國家戰略目標,所以在沒有切實提高人均收入的情況下,資源價格上漲的成本不應該由居民承擔。
“資源價格改革要與工資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結合起來。要著手建立健全各項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資和失業養老保險等標準。對城鎮低收入群體和農村困難群眾給予適當補貼,妥善安排好城鄉低收入群體生活,確保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價格改革而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孟春也持同樣觀點。
張粒子也認為,以水價為例,就存在著能飲用的“好水”稀缺性更高和水承擔的“普遍服務義務”更多的矛盾,其價格改革就是涉及多方面工作的系統性工程。“考慮到資源使用的公平性,大家都有使用權,那么市場化之后,價格提高,國家財政、民政部門怎么對低收入家庭進行補貼就很重要。 ”
壟斷企業,你怎么不給力?
占了收益,成本扔給社會承擔
之所以國內會將資源品價格的提高經常與居民使用價格上漲掛鉤在一起,其背后實質是對資源企業的無意識保護,而這些資源企業往往是國企,并占據天然資源成為壟斷企業。
“一級市場上,資源有償出讓占比較低,國家劃撥仍占相當大的比例,比如礦產資源,目前我國大多數礦產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礦業權是無償獲取的。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馮冰表示。有數據顯示,國內采礦權約為12.6萬個,而無償占有屬于國家出資探明礦產地的采礦權約有7萬個之多。
在收益被壟斷集團占有的同時,成本卻由社會承擔,這能合理嗎?還是以礦產為例,記者注意到,這些壟斷企業成本并未實現礦業權有償取得成本、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成本等。
“從目前現狀看,資源部門大多仍然是壟斷經營。和國際上呈現幾大資源巨頭自然壟斷局面不同,我國是行政性壟斷,權利部門嚴格限制行業進入,設立較高的行政門檻,是否能夠成為經營者和壟斷者由行政權利決定而不是經營能力決定,因此,對當前的壟斷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與權利部門的關系而不是提高經營能力。 ”馮冰坦言。
他強調,當前正在實行資源價格改革,如果不能首先加快資源性行業壟斷部門的改革,形成充分競爭,單純的價格放開或以提價來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不但不能實現合理的價格機制,節約資源的改革預期,反而會使壟斷部門通過行政壟斷價格攫取高額行政壟斷利潤,轉嫁成本給下游企業、消費者和社會,進一步擴大分配不均。
“中國制造”何以自處?
變相補貼應先幻滅
也有一些市場人士擔憂,資源品價格作為工業鏈條的最上游,針對企業的價格上調勢必會影響中國傳統制造業的成本優勢,而失去制造業優勢的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在哪里?
但在專家看來,過去所謂成本優勢,其實是對出口貿易國的一種變相補貼。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紅偉就認為,基于較低資源價格的“成本優勢”是沿著“資源價格低→物價低→勞動力價格低→產品價格低”路徑,強化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但僅以2004年為例,我國由于能源和主要金屬(鋼材、銅材、鋁材)價格低估所導致對國外的補貼大約為1181.67億元-1854.54億元,綜合考慮其他要素價格的低估,資源低價造成的出口補貼可能在7236.19億元-11356.64億元,相當于當年出口總值的14.74%-23.13%。
這種粗放的發展模式顯然成了高速飛轉之盛世的幻影,“中國制造”的未來還應該依靠技術革新和結構性調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