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殺的是茅臺 寵壞的是“三公”
2012年伊始,備受關注的胡潤榜出爐,茅臺、五糧液既“有幸”也“不幸”地上了榜。對于民族品牌的上榜,輿論歸結為政府部門開銷的支撐,給焦躁的公眾情緒點了一把火。有這么一個場景每天都在中國的萬千家庭上演:一個小孩被桌椅絆倒跌在地上哇哇大哭,父母或者其他長輩趕緊跑過來扶起哭喊的孩子,并踢打桌椅安慰孩子“好了好了不哭了,我替你收拾它!”……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固化思維模式,暗自助長著孩子的任性乖張。
教育專家有云:“家長尤其是老人長期這樣溺愛護著孩子,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難,就會先找別人的茬。”這何其不是現實中國的寫照?三公消費本來不合情也不合理,應該從根源上給予節制乃至逐步退出,而公眾責罰的則是他們的消費對象——茅臺酒。以這樣的方式來監督政府部門開銷,南轅北轍,永遠也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反倒助長了其遇到困難“先找別人茬”的思維慣性和不良風氣。
從當下圍繞茅臺酒是是非非的公眾反應來看,這種理論大有市場。在我們高呼去行政干預化的今天,仍有人向市場調節的無形大手施行政干預的“無影腳”。要知道,公眾發泄的是怒氣更是怨氣,而代表們卻在縱容這種非理性的聲音。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開放的中國以包容的胸懷迎來了拉菲、路易十三和皇家禮炮,但卻無法以同樣的規則,給予自己的民族品牌以“國民待遇”。
將茅臺酒納入禁止消費清單中,是一種立法立規的方向性錯誤,如不打住將會成為行政干預的又一個典型案例。不去梳理根源進行節流,卻跑到下游看洪水中的漂浮物,是一件荒唐的事。真正的政府行政透明化、公開化是一個漸進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立法立規方向應該是緊縮源頭,遏制從中滋生的腐敗和權力尋租。
更何況,在我們打打鬧鬧的一場荒誕戲過后,是國外看客們的冷眼旁觀。而我們想要去挖掉的,正是祖祖輩輩辛苦奮斗來的少數幾個能夠代表中國的民族精品大樹。大樹轟然倒下之時,是外面看客們的齊聲鼓掌,因為他們看到了讓出來的市場和中國人在消費選擇上的不自信;而被沖昏頭腦的國人也在鼓掌,掌聲過后我們看到的是民族品牌生長過的那片土地上,荒無一物。
●李佳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