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0日訊(記者郭彩萍)普京上周訪華,中國和俄羅斯就石油進出口價格、設立俄中投資基金等達成了一系列協議,但備受關注的天然氣價格協議卻未能簽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博士在做客中國經濟網《視說新育》節目時表示,國際大宗商品牛市將終結,熊市正在來臨,中俄天然氣協議推遲簽署將對中國有利。
天然氣協議推遲簽署對中國有利
大宗商品牛市即將終結,熊市正在來臨。梅新育認為,能源出口的賣方市場正在逐步向買方市場轉化。這一行情變動將改善中國的談判地位。自2002年大宗商品進入牛市以來,俄羅斯在能源出口方面作風強勢,屢次對西歐停供天然氣。
中國天然氣出現了新的供應者,進口來源多元化程度前所未有。中國不僅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而且從澳大利亞大規模進口液化天然氣的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我國在海上天然氣田開發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因此,梅新育認為中俄天然氣協議推遲簽署將對中國比較有利。“而俄羅斯如果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就應該放低身段,拉牢中國這個需求最大增長最快的客戶,而不是采取過度強勢的作風。”
原油價格達成協議 中俄均受益匪淺
在普京訪華期間,中俄兩國就管道原油價格問題達成協議。管道原油今年1月份開始向中國輸送,設計運輸量每年達到1500萬噸,占我國進口原油的8%。“這一協議的達成對中國和俄羅斯都有很大好處。”梅新育說。
對于中國而言,一方面,石油進口來源多元化;另一方面,有一條來自陸地的能源進口管線,而不是僅依賴馬六甲海峽能源進口通道,對降低我國進口能源風險很重要。相對其他國家的海軍而言,我國海軍實力目前還比較弱小。但在陸地上,自從抗美援朝以來,國際軍事界已經下定論,從陸地入侵中國就是找死。因此“擴大從俄羅斯的能源進口對確保我國在危急特殊情況下的能源安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俄羅斯油氣管道是從大慶進入中國境內,大慶油田在經過50年開發后正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新引入的能源通道將有利于延長大慶城市和部分產業的生命。
對俄羅斯來說,首先,中國是目前全世界能源消耗第一大國、進口第二大國,也是增長最快的國家。俄羅斯不能丟掉中國市場。其次,俄羅斯需要減輕對歐洲市場的依賴性,開辟亞太市場。第三,普京很可能再次出任俄羅斯總統12年,普京的對外戰略比較側重中國、東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