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遠
第一財經日報消息稱,鐵道部最近獲準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50億元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這是今年5月才開始實施的債券融資方式,簡單地說就是“私募債券”。
相對于公募債券,私募債券對企業有不少便利之處,可以降低發行的時間和機會成本。因為發行過程不一樣,公開的信息程度不一,只要買券和發券的人溝通完畢即可,不必廣而告之;其次,發行機構還可以回避若干發行債券的硬性指標。但如此一來就會提高發行的財務成本,因為債券的投資人可以直接就債券收益率和發債的機構進行磋商,以便享受到更高的固定利息。
這些規定其實不是針對像鐵道部這樣到銀行貸款和到自己家拿錢一樣容易的中字頭機構,而是為了吸引很難達到發行公募債券的標準的中小企業,參與只有國債、金融債和大國有企業債的銀行間市場,從而豐富銀行間市場的債券品種,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但鐵道部可不是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僅五大行給它的貸款就到各行單一大客戶的禁戒線。
最近建行中報貸款集中度風險揭示所提到的前十大客戶,有三家企業就是鐵道部的機構,分別列第一、第五和第十,累計金額為438.3億元(建行沒有公布具體企業名稱,只是提到行業為鐵路運輸業)。但就中國鐵道部半軍事化的管理來說,只要是鐵路運輸業且能夠進入建行前十大貸款客戶的企業,估計尚不敢否認它們和鐵道部是合而為一的。
如此能夠在銀行拿錢的單一集團如今降低身份參與私募債券,意味著什么?按照正常的財務分析,首先它幾乎不太容易到各大銀行貸款了。
其次,鐵道部單一集團不能發行多品種的公募債券,因為它的資產結構已經無法達標。根據《鐵道部2011年上半年主要財務及經營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鐵道部總資產3.57萬億元,總負債2.09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8.53%。
而鐵道部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財務困難,在公開信息時沒有財務風險分析。它所公布的《2010年鐵道部統計公告》涉及經營的分析只有兩塊,一是運輸生產,說它完成了多少客、貨運量,沒有說收入和成本;二是全國鐵路完成多少投資——8426.52億元。
但鐵道部就真有過日子不算賬的底氣,因為它不是企業,而是政府部門,它的預算是國家包的。鐵道部2011年部門預算總收入為190.5億元,其中財政撥款超過150億元,還有諸多事業性收入接近40億。這么多錢可以過政府機關的日子,僅用于鐵路公安的相關支出就超過了76億元,它愁什么呢?(作者系上海獨立財經觀察人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