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浙江民企再現倒閉危機 > 正文
Small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Crisis
面對“三荒兩高”困境,需要政府和企業采取三極措施聯手應對。
To face the predicament, it requires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cooperate to adopt triple-pole measure to deal with。
文 辜勝阻(北京)
在近年調研中我發現,2008年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融資問題,中小企業貸款難;2009年是市場問題,因為受金融危機沖擊,企業訂單大量減少;2010年主要是用工問題,中小企業遭遇“用工荒”。今年,為了全面了解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我先后到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和湖北等地調研。調查發現,當前“人荒”、“錢荒”、“電荒”和高成本、高稅費構成的“三荒兩高”困境產生的疊加效應使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長三角地區更出現大量企業停工、半停工局面。
造成“三荒兩高”的深層次原因是:“用工荒”主要表現在企業招工難、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農村勞動力供給總量減少、供給結構中第二代農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勞動力轉移的比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用工荒”時間上來得更早、范圍更廣、涉及工種類別更多,使得民營企業用工普遍困難。一項《2010年中小企業生存報告》調查顯示,全國超過兩成中小企業用工短缺,平均每家企業用工缺口達14人。
“錢荒”體現在貨幣政策持續收緊帶來中小企業融資難度逐漸增大、融資成本不斷增高。
“電荒”已呈現出常態化趨勢,我國電力供需的地區結構性差異、“市場煤計劃電”體制矛盾、高耗能產業的過快發展共同導致上半年電力供應出現較大缺口,嚴重制約民營企業的日常生產運營。根據中電聯統計,4月份中國已經有11個省出現電力短缺問題,比常年提前兩個多月,許多地區采取拉閘限電措施。
民營企業已經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利率、匯率、稅率、費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讓金“三金”,原材料進價和資源環境代價“兩價”,這九種因素疊加推動企業成本直線上升,企業利潤空間急劇減小,大量微小企業甚至處于虧損狀態。民企“高稅費”狀態依然沒有根本改變,其中非稅負擔已使中小企業不堪重負。
政企聯手
走出“三荒兩高”泥潭
面對“三荒兩高”困境,中小企業又該如何走出困境?在“三荒兩高”的影響下,大量中小企業歇業和大量民間資本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進而出現民間資本熱錢化、實體經濟空心化,不僅給居民就業帶來較大壓力,而且會加劇通貨膨脹壓力,給國民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帶來風險。面對“三荒兩高”困境,需要政府和企業采取三極措施聯手應對。
政府要采取六項對策來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困境。一要實施“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貨幣政策,減輕銀根緊縮對中小企業的沖擊,化解中小企業“錢荒”困局;二要規范民間金融,放寬金融管制,讓民間金融陽光化,讓草根金融支持草根企業,通過金融創新引導民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三要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構建多層次銀行體系,發展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四要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加快教育結構調整,通過職業教育培育更多的高素質勞動者,解決企業面臨的“技工荒”;五要推行電力價格市朝改革,建立電力長期有效的定價機制,解決企業面臨的“電荒”;六要對中小企業少聚、多予、放活,通過減免稅費、鼓勵創新、扶持創業、拓寬民資投資領域,積極實施“化稅為薪”或“提稅讓薪”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使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要化解“三荒兩高”困境,除了政府的幫助,企業還需學會“自救”。一要實施信息化、集約化、自動化、機械化戰略,加強技術創新,通過更新設備和自動化來替代人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二要通過企業轉型、產業鏈整合、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來化解“高成本”;三要以人為本,逐步提高薪酬,穩步改善福利,關愛尊重員工,加強技能培訓,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改變員工“過客”心態,形成命運共同體,減少員工流失。
調研中我們發現,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三荒兩高”困境致使大量名存實亡的“僵尸”企業出現。很多企業其實已經倒閉,但是沒有去管理部門銷戶,成為登記報表上的“僵尸”企業。
金融改革
化解“錢荒”難題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這一現象在中國尤為明顯。長期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比較單一,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是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所需資金的主要來源。
有數據顯示,過去3年中,中型企業選擇民間借貸的比重為48.3%,小型企業則高達67.8%。2010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從寬松轉為從緊”:從2010年開始,我國先后經歷4次加息、12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和2次基準利率調整。央行貨幣政策持續收緊帶來中小企業體制內融資機會減少,同時導致體制外融資成本“節節攀升”。有報道顯示,江浙一帶民間借貸利率最高竟達月息30%。融資難度逐漸增大、融資成本不斷上升造成企業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
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從表面上看是由貨幣政策持續收緊造成的,但其背后仍存在深層次原因。首先,我國資本市場門檻過高、層次體系不健全等因素致使中小企業難以從資本市場籌得直接融資。
其次,信息不對稱和多層次銀行體系缺失制約了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活動的有效開展。從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看,受到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經營管理機制落后、市場穩定性較差、資信等級不高、可抵押擔保品較少等條件約束,以及“急、頻、少”的融資特點,使得銀行貸款成本高、管理難度大、市場風險高,信貸意愿低;從信貸供給主體構成看,在國有大型銀行占主導的信貸市場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中小銀行發展不充分、資金實力弱,有限的信貸規模難以滿足龐大的資金需求。中小企業因此常常遭遇銀行等金融機構“重大輕小”、“嫌貧愛富”的“規模歧視”和“重公輕私”的“所有制歧視”。
再次,從融資配套服務看,不完善的中介信息服務體系加劇了銀企信息不對稱,而多層次擔保體系的缺失則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同時,由于企業類型劃分標準不清,無法區別對待,小企業往往無法得到國家融資政策的有效支持,存在“中型企業搭小企業便車”的現象。
當前金融體系不健全、配套措施缺失是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一要加強金融組織創新,完善與中小企業規模結構和所有制形式相適應的多層次銀行體系。要推進政策性銀行建設,發展社區銀行和中小商業銀行,鼓勵創辦小額貸款公司等準金融機構,完善與中小企業規模結構和所有制形式相適應的多層次銀行體系。
二要重視融資配套服務的協調跟進,推進建設企業融資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要重新修訂中小企業劃分標準,建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性管理機構,加大財稅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公共政策服務體系。要增強多層次的融資信用擔保,加快建立企業征信體系和發展中介服務機構,推進建設企業融資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
三要通過發展“新三板”等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的投融資鏈,加快實施中小企業集合債等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
(作者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