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葉檀
在超過限期將近一個月之后,截至7月26日,已有83個中央部門公布三公經費,還有12個部門尚未公開。
擠牙膏式的公開,顯示了過程的艱辛,突破部門利益壁壘極其不易,也體現出到目前為止,對于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財政體制缺乏透明和公開,更缺乏有效的約束。
目前公開的三公經費賬目較粗陋,只有2010年的決算與2011年的預算,極為簡略,人們獲知的有效信息不多,最多只包括哪個部門在三公經費整體壓縮0.4%的基礎上比去年有所上升,哪個部門公布較早,哪個部門出國經費最多,公車消費屢禁不止等。
要從上述信息中得出科學而準確的結論幾乎不可能,一些“清水衙門”的經費與實權部門的經費不具備可比性,只有把部門具有控制權的下屬公司的成本收益結合起來看,只有列出具體的消費次數、購買車輛的臺數,才能看出端倪。
對于不公開或者拖延公開的部門缺乏有效的懲戒手段,是一些部門虛與委蛇的主要原因。去年以來,作為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公開三公經費被提上議事日程。今年7月25日~26日,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了擴大公開的范圍,指出落實好部門預決算公開的主體責任,鼓勵部門進一步細化部門預決算公開的內容。問題在于,如果這些部門不報,或者瞞報,有什么處置措施?沒有。
財政部某些滯后于形勢的規定為不愿公布者提供了最好的擋箭牌。吳君亮先生諸人致力于推進公開財政體制建設,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書國務院,建議移開目前的公共財政體制中的絆腳石——財政部于2010年3月1日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對于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在某些方面十分不利。
首先,對于建設公共財政的重要性認識不清,對于納稅人的知情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指導意見》第三條(二)款規定,“對申請人申請公開與本人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無關的預算信息,可以不予提供。”這一規定嚴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知情權。個人有權申請預算信息不是因為他有 “特殊需要”,而是因為他具有每一個公民都具有的“一般需要”,他是納稅人,公共預算與每一個公民的生產、生活都密切相關,他有參與管理公共事務的公民權利,怎能以沒有“特殊需要”為由否定其知情權呢?
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就以保密為名拒絕向納稅人公開財政信息。1997年國家保密局會同財政部等一些部門,出臺的《經濟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指出,財政年度預、決算草案及其收支款項的年度執行情況,歷年財政明細統計資料等屬于國家秘密,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人員知悉,不得向社會公開。在2009年廣州市財政局公開全部預算后,當時的上海市財政局答復要求公開的要求時表示,上海市2009年度本級部門預算屬“國家機密”,不能公開。
2010年4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一針見血地指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財政的管理者明白,如果預算徹底公開,他們謀求單位和個人利益的空間也會縮小,所以就以保密為借口來推延公共預算改革。預算公開改革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決心問題,是敢不敢公開的問題”。
沒有預算公開,就沒有稅收法治原則,更不可能有對于行政權力的有效監管,其實質是把公眾排除在治理之外,恢復官管民的傳統非善治社會。
在《指導意見》中,財政部有推諉責任之嫌。
《指導意見》第二條(一)款明確預算公開主體為 “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政府總預算、決算的公開,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預算、決算的公開。”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既然已有本級政府所屬各部門的預算,財政部門為何不可以將這些部門預算統一、集中地對公眾公開?由財政部門公開本級政府部門預算既符合政府效率的原則,公眾了解和監督也方便。
最后,公開的下限使信息過于粗陋。在《指導意見》的第二條(二)款中,“三要細化,一般預算收支預算表和一般預算收支決算表的收支項目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收入分類和支出功能分類基本編列到款級科目”,這一規定的下限,使公眾根本無法通過公開信息了解到實際內容。財政部門能夠了解到的信息,對于公眾而言,就是天大的秘密,為什么對公眾如此不信任?
即便存在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我們依然要為三公經費的公開鼓掌,為科技部在4月的率先公開、為審計署的精確數據、為商務部的及時解釋鼓掌,并且把眼光投向遲遲未能公開的部門——他們敢于抗命,不畏人言,是權力過大,還是過于害怕不敢拿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