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東
“五一”期間,北京新開期房項目成交均價由24945元/平方米下調至22512元/平方米,下降10%,終于實現“穩中有降”。與此同時,中國指數研究院5月3日發布數據也稱,上海、天津、深圳4月份房價環比上漲均沒有超過1%,實現了“穩定”。而記者調查發現,在一線城市集中出現“穩中有降”的情況背后,卻是各地政府集中推低價房,行政手段限制高價房預售許可證等系列“削峰填谷”的做法。
(《21世紀經濟報道》5月4日)
所謂“削峰填谷”,即是利用低價房攤低平均房價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地方政府在暗里和中央的樓市調控政策玩太極推手。這種不需要多高智商的玩法,雖然暫時實現了“穩中有降”的調控目標,但卻沒有體現出一絲調控效果,反而展示了赤裸裸的政策對抗。在這種對抗下,樓市調控有了效果,官員有了政績,掌握游戲規則的人皆大歡喜;而于民眾而言,卻是房價“被下降”、“被平均”,老百姓“被幸福”。在這種錯位的語境中,人們不禁要問:樓市調控,到底要政績還是要民生?
房價“被下降”,一方面表明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癮”還沒有戒掉,甚至因此陽奉陰違地與中央實行“軟對抗”;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地方政府對樓市調控政策理解偏差,沒有將實現大眾的“住有所居”作為調控的根本點,而是大玩數字游戲。這些都說明,樓市調控工作任重而道遠。實際上,當前的房價調控,不能把眼光只放在縮小漲幅上,更應該實現房價向理性水平的真實回落。
利用低價房將平均房價拉下來,免于在房價調控上被問責,確保在年末完成調控目標;同時,又可以繼續催化房地產的GDP拉動效應——在如此“精明”的考量下,透露的仍然是地方政府對高房價的戀戀不舍和意猶未盡。而一旦“穩”和“降”都可通過市場“手法”來實現,也就不具有真正的調控意義。那只隱藏在市場背后的翻云覆雨手,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只能起到“麻醉劑”的作用。市場化商品房的均價反而會因此而有更大的漲幅空間,最終形成普漲。
樓市調控的關鍵點是保民生,價格調控也是如此。但不少地方政府不是考慮如何執行中央政策,調控房價為民眾謀利,而是變相消解調控力度,明里暗里搞“對策”。在通脹壓力加大、生活成本猛增的狀況下,離政績越來越近的房價,離民生卻漸行漸遠。
“擦邊球”策略導致房價在拋棄民生、擁抱GDP的道路上飛速狂奔。據報道,由于房價的高漲,四環至五環之間165萬元/套的住房在北京基本上已經找不到。而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剛剛發布的3月份“百城價格指數”,百城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依舊保持上漲,漲幅為0.59%。而全國十大城市中,除上海之外,同比漲幅均超過10%。房價越調越高,叫民生情何以堪?
要政績還是要民生?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房價調控效果,民眾完全可以從實際感受來得到驗證,而不必聽取官方的澎湃宣言。“看療效不看廣告”才是地方政府應該秉持的調控理念。地方政府必須借調整期的機會苦練內力,探索出一條真正遵循市場內在規律的道路來,還中國樓市以科學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