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深圳住建局系統5名處級干部近日被檢方帶走,可能牽涉保障房分配環節的腐敗。一個地方住建系統內同時有5人涉案,著實令人吃驚。
深圳住建局系統鬧出風波,已經不是第一次。就在前不久,深圳曾爆出保障房按官員級別量身定做一事,輿論一時沸沸揚揚。在媒體“保障房究竟保障誰”的追問還未得到回答之際,該市住建系統又出現5名官員落馬案件。看起來,圍繞著深圳保障房的建設與分配,背后確有不少隱情。
保障房建設是加強樓市宏觀調控、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其意義毋庸置疑。但近年來,圍繞著保障房的建設與分配,似乎也從來沒少過是非。主要的問題,還在于保障房分配方面,尋租現象比較普遍。“開著奔馳、寶馬住保障房”,一度成為充滿諷喻意味的時代景象。
從某種意義上說,深圳住建系統暴露出的問題,絕非孤案。這是一個具有全國性的普遍現象,其中的問題值得深思。特別是在未來保障房大規模的建設過程中,防止豆腐渣工程紛紛出爐,防止保障房腐敗的大量出現,已成當務之急。
今年,全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前所未有。溫家寶總理在上個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提出,2011年我國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巨量的建設規模,意味著機器的不停轟鳴,也可能隱含著質量隱患與尋租腐敗的陷阱。
誠然,各地大規模上馬的保障房建設不是易事。建設資金就是一大難題。如何通過多個渠道籌集、保證保障房建設資金的到位,是前些時候的熱點議題。但顯而易見,不論資金問題有多么困難,都不表明保障房的建設質量可以打折。只可惜,在過去數年中,有關保障房建設質量的曝光,卻不鮮見。保障房建設過程中偷工減料、降低品質的情形,不時可以耳聞。
較有影響的一個案例,是去年北京首個因質量問題被責令拆除重建的項目——大興區明悅灣保障房項目。該項目9棟保障性住房中,有8棟被查出有質量問題,令人瞠目結舌。保障性住房成了豆腐渣工程,社會觀感無疑極差。種種的質量隱患,不僅造成了住房安全問題,也產生極大的浪費。
依照過去的經驗,大的建設周期當中,質量問題案例往往也是頻出之時。“蘿卜快了”很可能真的“不洗泥”,加上建設資金的硬約束,再加上違規成本不高——因此,這一輪保障房建設的浪潮中,質量問題尤其值得警醒。保障房不能弄成豆腐渣工程,也不能弄成政績工程。保障房質量能否經受社會的評價與歷史的考驗,是一道現實考題。
在保障房質量問題之外,腐敗現象更須重視。過去,保障性住房之所以成為腐敗問題的“多發區”,根本原因在于相關的監督制度長期無法得到完善。無論是征信管理環節,還是騙保騙租者的審核方面,都缺少有效的監管措施與必要的監管力度。更關鍵是在于,公權力的濫用已成全局性問題,保障房分配方面又豈能幸免?
這幾年間,這個問題略微有所改善,但也并未獲得體制性的突破。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性,這個領域注定是權力尋租的有利場所。當公權力和失信者合流,當監管難以到位,在保障房大規模建設與分配過程中,腐敗現象很難避免。這確實非常值得擔憂。
保障房分配的亂象甚至腐敗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即在分配環節,通過騙購、騙租等手段謀取利益。幾年前在經濟適用房領域,此類腐敗十分常見。另一類是借著建設保障房之名,“捆綁”建設非保障房,受益人群自然也非中低收入人群。包括政府部門與房地產公司抬高保障房價格、保障房成為公務員階層的特權房以及保障房申請人弄虛作假等亂象,都將是未來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保障房建設是一個民心工程,是政府職能歸位的選擇。但這個民心工程要做好,殊為不易。在目前條件下,保障房建設既要防豆腐渣工程,更要防分配腐敗。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好,則保障房建設恐怕又會留下一攤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