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唐佳
比起以往歷次政策,新一輪的樓市調控對需求的壓制力度是無與倫比的。因為它不像過去那樣通過金融和稅費政策的調整來抬高投資房產的門檻并提高它的成本,而是直接限制一大批有實力的買家進入市場。這樣就不再讓你盤算一下當下買房子合算不合算的問題,而是干脆不準你買。
而另一方面,正如本期晨報樓經所報道的那樣,大多數開發商通過過去幾個月內的旺盛銷售回籠了充裕的現金,至少在短時期內不至于面臨資金短缺,因而他們是不可能輕易降價促銷的,而且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已經調整了新盤的上市計劃,并不急于賣房。這就必然導致一個奇怪的局面:有錢的人沒有資格買,有資格買的人沒錢買。
因此,“有價無市”是未來幾個月到半年內樓市的主題。
最近和多位業內人士閑聊,他們對于目前樓市的感覺都很無奈:成交量跌至冰點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也寄希望于這只是一個不穩定的角力期,因為開發商會在零銷售中逐漸耗盡他們的現金流;而持幣的剛性需求者也不是沒可能在遲遲不降價的樓市中耗盡他們的耐心。
暫時看來,半年之后房價下行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政府這回調控房價的決心似乎非常大。
然而,對此誰也不敢太過肯定。因為誰都知道,開發商的政策博弈能力是非常強的,而且它們身后還拖著中國脆弱的銀行體系——這才是政府最為擔心的。一旦開發商的資金狀況出問題,真的造成銀行壞賬大面積上升的可能性,政策的轉向并非沒有可能。單純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情況也不樂觀。由于開發商未雨綢繆,放緩了推盤的節奏,將使市場上的供應量顯著減少,假如想要買房的人“摒”不到價格下跌、反而看見市面上的賣方越來越少的話,日益增強的焦慮感也許就會促使他們“空翻多”。
未來依然撲朔迷離,這仿佛是一場買房人的耐心與賣房人的資金之間的比賽。但是,有一點始終是肯定的,那就是:樓價將會怎么走,最終還是要看政策,而這取決于政府調控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