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人民幣納入SDR后不會大幅貶值
陳思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將于11月30日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
SDR是以歐元、日元、英鎊和美元組成的“一籃子貨幣”定值的。人民幣想要納入IMF貨幣籃子,必須具備兩個標準:首先,貨物和服務出口量必須位居世界前列;其次,自由使用貨幣。
中國已滿足了第一條標準,主要障礙來自第二條標準,要求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交易中“可自由使用”(即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也正由于這一原因,可能會阻礙人民幣被納入IMF貨幣籃子,因為所有其他貨幣都是由市場決定的。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8月份人民幣先是小幅貶值,之后經歷了一個一次性較大幅貶值,令西方國家認為人民幣被操縱了。
但事實上,人民幣只不過兌美元小幅貶值而已,由于掛鉤美元,隨著美元指數的上升,近年來人民幣的總體實際匯率大幅上升,成了亞洲區域最強的貨幣,遠遠強過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等等;此外,這實際上給市場更多賣空人民幣的機會,削弱了人民幣兌美元和歐元的幣值。
11月21日,印尼貿易部長托馬斯·倫邦則表示,人民幣納入貨幣籃子(SDR),幾乎已成定局。當下貨幣籃子的權重構成:美元41.9%,歐元37.4%,英鎊是11.3%,日元為9.4%。如果將人民幣納入IMF貨幣籃子,中國構成貨幣籃子的權重比例,可能低于之前估計的14%~16%,或者只接近10%。
也就是說,表面上來看,中國儲備管理者只需購買280億美元貨幣(截至2015年3月,IMF分配給會員國的SDR總額約合2800億美元,10%的權重所對應的資產規模大約為280億美元),相比人民幣每天200億美元在岸期貨市場的交易,這并不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數字,人民幣權重似乎低于市場預期,其象征性的意義要大于實際意義。其實不然。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作為向全球經濟注入流動性計劃的一部分,在2009年,IMF股東國同意一次性創造大約2500億美元的SDR。但由于這部分SDR是按參與國對IMF的貢獻比例進行分配的,大部分SDR資產最后成了發達國家的外匯儲備。
因此,人民幣納入IMF貨幣籃子,可以扭轉“美元獨大”所催生的——“我的美元、你的問題”的局面,使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IMF的投票權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強貨幣籃子的穩定性、代表性,使得國際貨幣體系向更加穩定的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發展。
目前,中國正在建立自己的債券市場,期望未來有一天,將被亞洲機構投資者、新興市場央行[微博]和大型主權財富基金,作為替代美國國債那樣的避風港,此舉是人民幣融入國際體系,承諾國家金融改革的舉措。
中國的金融改革舉措還包括9月底,中國首次向IMF公布其官方外匯數據,成為披露季度數據的96個國家之一,極大地提高了透明度。而且從10月開始,中國宣布采納IMF數據公布特殊標準(SDDS),財政部將從四季度起按周滾動發行3個月記賬式貼現國債,促進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開放。
此外,人民幣被納入IMF貨幣籃子,意味著人民幣名正言順地為IMF 180多個成員國官方使用貨幣,以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增加人民幣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匯率風險,使中國和世界取得雙贏的結果。
加入IMF的SDR之后,人民幣匯率會大幅貶值嗎?其實不會。加入IMF的SDR之后人民幣,防火墻還在,非但暫時不可能大幅貶值,恰恰由于人民幣國際使用量逐漸加大,使得人民幣匯率小幅穩定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系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資深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