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
馬光遠[微博]專欄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公報發布之后,很多人都記住了公報中的一句話:“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樣詩情畫意的話語,出現在以冷峻風格著稱的黨的會議公報中,令人耳目一新。
但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亮點卻遠不止于此。事實上,這是一次糾偏的會議,種種抒情話語背后,是對過去多年中國城鎮化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反思以及對以前諸多關于中國城鎮化路徑選擇、目標以及理念誤區的全方位澄清和撥亂反正。在“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等優美話語的背后,是一個個冷靜甚至尖銳的提醒和警告。筆者認為,這是一次對中國以前很多城鎮化誤區的總清算,對城鎮化錯誤道路的總梳理,很多地方厲兵秣馬、跑馬圈地、準備大干一場的肯定要犯錯誤的城鎮化熱潮將暫時得以降溫和糾偏。
可以說,這樣的提醒和糾偏,在會議公報里隨處可見。比如,對于城鎮化的發展過程,會議指出,城鎮化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推進城鎮化要“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確定城鎮化目標必須實事求是、切實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層層加碼、級級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長。”這無疑是針對過去幾年一些地方急于人為提高城鎮化比率、人為推動城鎮化而言;對于城鎮化的速度,會議提出“要緊緊圍繞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城鎮建成區人口密度”,很顯然,這是對過去一些地方逼農民上樓、進城,同時通過粗放的方式大造新城等“大躍進”行為的直接否定;在城鎮化的價值取向上,針對這兩年把城鎮化簡單視為賣地建房的房地產化,而不是真正讓農民融入城市,成為真正的城市居民的錯誤觀念,會議提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在城鎮化的具體路徑上,更是提出了“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的合理路徑,提出“城鎮建設用地特別是優化開發的三大城市群地區,要以盤活存量為主,不能再無節制擴大建設用地,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使得中國未來的城鎮化主要圍繞城市群的建設來進行制度設計,而不是一廂情愿地形成所謂的烏托邦式的大、中、小合理發展的城市化格局;在城鎮化的歷史文化傳承上,強調“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提出“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而不是大拆大建,讓歷史和文化湮沒在城鎮化狂飆猛進的煙塵中。
毋庸諱言,正如會議所強調的,城鎮化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歷史性任務,如果順利推動和完成,必將對中國經濟、社會乃至政治的改變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然而,在中央城鎮化會議之前,絕大多數人更多的是從經濟層面解讀城鎮化的作用,比如,城鎮化對相關行業帶來的歷史機遇,城鎮化對中國內需的極大提升,等等。但事實上,如果將城鎮化僅僅作為一個“經濟事件”,只思考城鎮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則不僅矮化了城鎮化在中國實現現代化過程中的巨大影響,而且,這種純經濟的思維很可能誤導中國城鎮化的政策選擇,使得中國的城鎮化又走上一條只追求“看得見”的、只追求速度的物理運動的邪路,甚至成為不顧產業現實、缺失身份平等觀念的盲目“造城”運動,最終使得中國的城鎮化要么成為“夾生”的城鎮化,要么走上拉美當年失敗的城鎮化道路。
正因為如此,中央城鎮化會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并將“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列為城鎮化的首要任務。城鎮化要解決的,不僅僅是農民進入城市,成為市民,更是打破以戶籍為藩籬的嚴格界限,廢除身份等級,使中國社會從一個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這是城鎮化的關鍵和核心所在。就此而言,城鎮化的本質絕非經濟結構的變遷,而是觀念和制度的變遷,是通過改革和廢除包括戶籍在內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制度,在社會的生態中嵌入平等元素,建立真正的契約和市民社會,實現中國社會從農業文明到城市文明的偉大躍進。農民進入城市,就是市民,就必須從法律層面承認他們的平等權。我們的近鄰日本和韓國的城鎮化,在人類城鎮化的歷史上是比較成功的案例,既沒有出現大的社會動蕩,又沒有出現拉美等國的貧民窟,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通過法律甚至憲法確保進入城市的農民完全享受和市民一樣的待遇,將農民的平等權提升至憲法的角度,從而避免出現假的或夾生的城鎮化。如果農民進入城市,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卻又無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無法真正實現農民的市民化,這種城鎮化本質上是一種假城鎮化、夾生城鎮化、掠奪式的城鎮化。
如果城鎮化以人為本,要承擔農民市民化的巨額成本,如果城鎮化要嚴格控制用地,不允許人為造城,如果城鎮化的規劃保持連續性,“不能政府一換屆、規劃就換屆”,“要一張藍圖干到底”,相信地方政府對于城鎮化的沖動一定會小很多。就此而言,中央的城鎮化會議將中國的城鎮化從即將狂飆猛進的錯誤道路上拉了回來,城鎮化差點唱歪的經,又被撥亂反正回來。這既是一次充滿了詩情畫意和人文色彩的會議,更是一次城鎮化的觀念再造會議。
站在國家現代化和大歷史的視角,城鎮化無疑是中國5000年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城鎮化的完成,意味著5000年農業文明的正式落幕,中華文明正式與國際城市文明接軌,如果這樣的城市文明,有山有水有鄉愁,則無疑會成為人類城市進程歷史上最浪漫、最成功的范例。(作者系經濟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