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連平: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 仍需防患未然

2013年10月21日 05:20  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張 雙

  隨著8月啟動的新一輪全國范圍城市地方債審計接近尾聲,一直備受關注的地方債風險問題再度躍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近日,國內外研究機構紛紛對債務規模展開預測,地方債風險甚至成為個別國外機構“唱空”中國經濟的重要理由。我國地方債是否存在風險?風險是否可控?風險如何規避?記者專訪了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當務之急是摸清家底

  根據2011年發布的我國首次地方債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萬億元。作為各級地方政府舉債的主渠道,融資平臺公司的舉借比重最大,占46.38%。根據今年6月披露的審計署抽查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情況,截至去年底,被查地區債務余額為3.85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12.94%。

  這兩次審計結果,一次是兩年多前的數據,一次只覆蓋部分地區,都不能反映地方債務的最新情況。8月1日起,審計署對中央、省、市、縣、鄉5級政府性債務展開徹底摸底和測評。對此,連平表示,當務之急就是要摸清家底。只有經過全國性的大摸底,由權威部門獲取有據可查、真實可靠的數據,把地方債的總量搞清楚,才能科學評估債務風險,防患于未然。

  短期尚無系統性風險

  多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和部門存在舉債融資形式缺乏規范、債務收支未納入預算管理、債務監管普遍不到位等問題。不過,地方債風險是否真如個別國外機構所言已失控了呢?連平認為,目前遠未達到短期內難以為繼的地步。

  首先,不能把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簡單等同于地方政府性債務。截至2010年底,全國省、市、縣3級政府共設立融資平臺公司6576家,其政府性債務余額近5萬億元。這些公司是擁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可以自己經營,這些債務并不全要由政府償還。此次審計應當查明融資平臺債務中,需由財政代償部分到底有多大。

  更重要的是,評估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能僅看收入和債務,還應把資產和債務放在一起比較。連平表示,我國地方政府的資產規模很大,包括土地、股權、基礎設施等,希望新一輪審計可以把地方政府整體資產負債情況搞清楚。

  連平認為,當前仍是地方債風險積累期,短期內爆發系統性風險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地區和領域出現問題的可能。今年四季度還款集中度較高,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和還款壓力也會隨之增大。

  控制融資需求是關鍵

  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等,舉債融資本無可厚非。連平表示,地方債根子問題在于地方政府對GDP和投資的態度,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控制融資需求的迅速膨脹,逐漸使融資增長速度慢下來。

  首先,要不斷健全監管機制。自2010年國家清理整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以來,由銀監部門監管的信貸融資受到嚴格管控。但進入2012年,面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非信貸融資規模出現迅速增長。目前,這部分融資仍缺乏綜合性監管,需要健全機制進行規范。其次,要更多盤活存量資產。地方融資平臺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把現有的部分資產轉讓出去,收回資金投入下一步更有必要的投資項目,不必把什么都拿在自己手上。第三,要積極引進民間資本參與地方融資,更多地放開地方競爭性信貸市場。由平臺出面融資的數量減少了,政府需要代償的債務也會相應減少。第四,要建立地方政府市場化融資機制。這樣既可拓寬地方政府的融資來源,又能提高地方資產和負債情況的透明度,有利于債務風險的長遠控制。

  此外,加強政府行為管理也很重要。現在地方政府錢借多了、項目搞多了、負債重了,都不作為政績考核的指標,因此缺乏約束。負債融資的決策要透明,應接受人大和公眾監督,并逐步納入地方預算管理。

  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提出要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債務和信貸風險,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連平認為,最根本的正是要加快預算體制改革和地方投融資體制改革,盡快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權事權的對應體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廣州公務員去年人均工資和補助達17.51萬
  • 體育首爾7盤外招傷恒大 策劃-恒大3點勝首爾
  • 娛樂章子怡攜汪峰為長輩賀壽 戀情再添鐵證
  • 財經葛蘭素史克行賄案后很多醫生不敢開藥
  • 科技水客團伙走私手機4.9萬部逃稅1400多萬
  • 博客美國華人:“殺光中國人”節目讓人生氣
  • 讀書紅燈照真相:義和團女兵們如何御敵
  • 教育奶茶MM紐約讀名校演繹白富美人生(圖)
  • 馬光遠:北京低價自住房恐成腐敗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會是反華聯盟附庸
  • 周彥武:銀行存款不再絕對安全
  • 齊格:國民黨發金圓券為何3月就失敗
  • 鄭風田:為何流動人口不愿放棄農村戶
  • 劉杉:宏觀經濟還靠投資唱大戲
  • 張捷:新快報頭版請放人濫用媒體權利
  • 陳虎:房地產京7條突然出籠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會死的土豪們
  • 葉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計不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