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對土地財政如何改革的研究開始多了起來。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注意到,上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提交的一份課題報告就提出了三個非常具體的方案——零地價或低成本供地;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歸中央;政府退出征地過程,實現建設用地供地的市場化。
根據該報告,全國35個大中型城市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土地成本和總稅收占企業總支出的比例達到了49.42%,占銷售收入37.36%。即便單列土地成本,其在總支出和銷售收入中的占比也分別達到30.36%和23.16%。由于這一塊收入目前歸地方政府所有,因此消除土地財政的方法就非常明確——零地價或低成本供地,直接讓商品房的銷售價格下降;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劃歸中央財政,直接打消地方政府對此塊預算外收入的依賴;再就是政府退出征地過程,讓市場來形成土地應有的供需價格。土地的出讓收入依然存在,只是不歸地方政府了。
單純從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性來看,這三種方式都可供探討。只不過真要解開土地財政這個痼疾,光從直來直去的這三板斧入手恐怕不行,因為關鍵問題還是無法回避——無論是將土地出讓收入從大額一次性攤成小額多次性,還是直接將收入剝離給另一方,地方事權和財權的缺口依然存在。此外,缺乏對核心問題的規劃,僅從技術性問題入手,新產生的審批流程如何確保效率提升亦是難題。
該報告并未回避這些問題,反而很務實地將政策建議的利弊逐一列出。如果跳出媒體聚焦的“三板斧”建議,整份報告的視角其實更為宏大,它清晰地論證了財權事權不匹配令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轉讓收入,而這種依賴又在很大程度上將房地產開發成本固化,并進一步扭曲了生產端資源配置效率的邏輯和現狀。這顯然意味著,要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收入的依賴,只是就事論事的修補無濟于事,需要從整體稅制結構上做出根本性的調整才行。
地方政府在土地財政中越陷越深,原因在于上一輪稅制。以商品稅為主的稅收結構,在經濟擴張周期能夠形成比國民收入更高的稅收收入增幅。這一高增幅持續之時,地方事權與財權的矛盾不會過于明顯;但一旦稅收收入的高增長的慣性消失,如何彌補缺口就成為棘手難題。而公共財政支出剛性增長的慣性,亦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地方政府尋求可靠的收入來源。
因此,在經濟增速趨于下滑之際,盡快將現有稅制從商品稅轉向所得稅和財產稅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一則可以降低企業稅負,刺激生產端的創新投入;二則所得稅與財產稅稅源更為穩定,且再分配功能更強;三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地方土地財政痼疾,為地方財權事權創造新的平衡。
(作者系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