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于15日發(fā)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GDP)1188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去年一季度的GDP以8.1%創(chuàng)下近3年新低,而今年的一季度GDP增速不僅低于去年同期,亦較去年四季度的7.9%放緩。
在城鎮(zhèn)化受熱捧的大背景之下,對一季度經濟數據的預期都是相對樂觀的,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調查的14位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中值為增長8.0%。然而,這一季的經濟數據卻打破了這個慣例,最終的GDP增速較普遍預期低了0.3個百分點。
其實,GD P增速不如預期并非毫無征兆。作為拉動去年四季度GPD增速回升主要動力的工業(yè)增長,在今年一季度呈現疲軟狀態(tài)。一季度數據顯示,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即使工業(yè)增速已不大樂觀,仍備受質疑,因為與其緊密相關的同期發(fā)電量僅有2.9%,兩者之間出現了超過6個百分點的差距。
而在三駕馬車之中,消費與出口均顯示出不同程度的走弱。消費方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4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回落1.9個百分點。“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等有關規(guī)定對政府、國企的高檔公款消費產生了制約,餐飲銷售增速明顯回落,尤其是限額以上的高檔酒店餐飲收入下降程度很大,雖然統(tǒng)計局反復強調餐飲數據的回落并不是消費走弱的主要原因,但無可否認的是,這一系列規(guī)定若得以堅持對消費的影響是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出口若以季度數據看是相對樂觀的,一季度出口增長10%,其中一般貿易出口增長16.6%,加工貿易出口增長3.9%,貿易順差增加。但從月度數據來看,走弱趨勢卻較為明顯,3月對外出口同比增長僅10%,較1-2月回落13.6個百分點,這與近日各國相繼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不無關系。
在各項經濟數據中,唯獨固定資產投資一枝獨秀。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809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7 %),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不過,從以上數據可知,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雖然加快,步伐卻不大,這與中央對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態(tài)度與定位有關。
長期以來,換屆等同于經濟刺激已成為慣性,本次反常與現時環(huán)境約束關系很大——— 經濟環(huán)境給予這種經濟刺激的空間變得十分狹窄。目前,國際經濟并未企穩(wěn),貨幣超發(fā)嚴重,國內以房價為首的物價高企,M 2占GDP比例上升而投資效率下降,且巨額地方債壓頂,以老方法來刺激經濟效果有限且有可能引爆更大危機。于是,新一屆政府一上任發(fā)布了“國五條”調整樓市,以“463號文”等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jiān)管并限制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以期控制地方債危機擴散。
城鎮(zhèn)化一詞對地方而言意味著又一輪投資狂歡,多個省份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凈增加額定在3000億元以上,造城宣言更是不斷。雖然中央多次強調以經濟質量為上,李克強直指新型城鎮(zhèn)化不能靠“攤大餅”,還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邊是高樓林立,一邊是棚戶連片。不過,無論是出于慣性或是自身利益考量,地方政府都無可避免地將走上依賴土地財政及房地產而大搞投資的道路。尤其在經濟表現乏力的情況下,更會加大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依賴,而樓市調控的執(zhí)行權在地方手上,博弈在所難免。
各項數據均顯示經濟強勢復蘇的趨勢并未出現,是弱復蘇或是進一步調整都有待觀察。在經濟狀況的約束之下,中央推出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計劃的意愿或可能性較小,長效的制度性改革值得期待,但若在博弈過程中,房地產仍被當做救市英雄,經濟貨幣化程度加深而大量資金無法引向實體經濟,情況將會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