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按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的要求,中國下一步改革的目標之一,將是圍繞大部制,加快推動行政體制和政府的職能轉變。而大部制改革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則會放在如何削減政府權力、提高政府運行效率方面。
眾所周知,當下我國行政體制的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機構臃腫、人員龐大、程序繁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由于機構臃腫和人員龐大帶來的權責不明、分工不清,有事互相推諉,更使一個個部門都形成了利益集團,責任、義務嚴重缺位,權力、利益卻嚴重越位。所以,當200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組成部門也調整為27個后,媒體迅速將其稱之為“第一輪大部制改革”。從此以后,大部制改革也就成了輿論和公眾十分關注的話題之一。
那次改革,雖然沒有能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樣,取得政府機構改革的突破性進展,但政府機構的縮減,還是給社會各方面帶來了新的期待與希望。所以,當十八大再次提出推進大部門制改革的目標后,在社會各界催生的期望是非常高的,各方都在急切地盼望著此次改革能帶來讓人眼睛一亮、心頭一震的大突破。
很顯然,大部制改革,并不是簡單的部門合并、職能合并、人員合并,而是政府行為的規范,政府權力的削減,政府職能的調整與優化,讓政府職能部門不再是權力的象征、利益的化身,消弭部門權力化、權力利益化、利益集團化的格局。這不僅是認識問題,質量和效率問題,更是改革能否達到預期目標、能否給公眾帶來希望的大問題。
所以,輿論和公眾在充滿期待與希望的同時,也有更多的擔心和憂慮。因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沒有哪個國家像我國那樣,在穩定的局面下如此頻繁地推行各項改革。而實事求是地說,除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外,沒有一次改革是以“精簡”的面目出現的。機構、人員、職能等都在改革中變得越來越臃腫、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繁雜,以至于政府的運行效率、運行質量、運行水平等不僅沒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了。
僅從機構設置的角度看,經過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機構確實精簡了,但從人員配置看,并沒有明顯變化。特別是一些地方,推行大部制后,相當一部分政府職能部門都在朝“領導集中”的方向演進。不僅如此,不少地方還借著大部制改革的由頭,突擊提拔了一大批干部,更配置了許多非領導職務的領導,使財政負擔不僅沒有因為大部制的推行而降低,反而增加了許多。這也是財政收入雖然增長迅猛,但財政收支矛盾卻依然十分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財政收入增速的放緩,財政收支矛盾也隨之更尖銳了。
由于第一輪大部制改革更多側重于精簡機構數量,而沒有花大力氣優化機構職能。因此,2008年的改革并沒有有效解決職能不清、職責分工不明的問題,很多工作,按照職能部門的分工,應當能得到落實,實際上卻存在許多漏洞與空隙,存在部門職能的嚴重交叉。如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等,凡有權有利的,多個部門都搶著做,無權無利的,則沒人干。而對責任和義務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則在各個部門之間被一再推諉。
無疑,大部制改革之難,難在突破瓶頸,在責、權、利的分配和界定方面有顯著突破,不僅機構、人員得到精簡,職能也得到優化,每個部門都能按高效、精簡的原則設置與配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這尤其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從國務院開始,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職能界定方面有較高定位,是最核心的問題。譬如像鐵道部這樣的計劃經濟時代條塊分割的產物,就該毫不猶豫地兼并。而那些職能相近的部門,如食品藥品監督、衛生監督、質量監督等,也大可按大部制的原則進行職能整合。對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也應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集中到一個部門管理,由此,才可能從根本上一舉解決幾成頑癥的多龍戲水的難題。跨過這一步,政府機構的權力才會真正得到削減,政府部門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政府的形象才有望提升。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精簡政府機構,在人員配置上,特別要求以崗定人,而不是以人定崗。對那些根本不適合工作崗位的干部以及職員,要堅決按照新的改革方案,從現有崗位上撤下。切不可因為推行大部制,而使一些部門成為“領導加強班”。那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總之,推行大部制改革,非得有脫胎換骨的勇氣不可。若能改一次,成一次,則最終將促使各級政府機構成為推動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強大動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