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中國經濟熱點很多,投資熱點也多,話題很多,投資潮將迸發,而且將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但投資主體已經不是房地產市場,不是樓堂館所,而是城市改造和現代化的交通設施
■何志成
盡管有很多經濟學家不看好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但筆者卻認為,對全球經濟不應該過度悲觀,平穩復蘇,甚至加快復蘇應該是歐美日三大經濟體的主旋律。中國經濟與美國經濟將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蘇的火車頭,而中美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會成為世界和平的穩定器。大家不要悲觀,一門心思搞經濟,布局投資品市場才是正道。
基于全球寬松的大背景,中國央行將于3月前后出臺進一步的貨幣寬松政策,以確定2013年貨幣政策的主基調。2013年初,降低存準率是肯定的,降低貸款利率也幾乎也是肯定的,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存準率會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貸款利率會降低1個百分點左右,存款利率很可能會上升0.5個百分點——不能太多,還要保證商業銀行利潤。為了保證貸款規模適度擴張,股份制銀行將被容許用2012年利潤擴充資本金。預計2013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可能仍然維持在14%-14.5%之間,新增信貸將超過9萬億人民幣。雖然3月公布的GDP增長目標會確定為7.5%,但實際執行將達到8.2%左右;由于貨幣適度寬松,經濟增長加速,勞動者收入提高較快,CPI調控目標也會適度提高,確定在4%左右為宜;財政收入增長率大約保持在15%左右,低于往年,而開支會擴大,因此預算赤字可能輕微上升至3%。不要對大規模減稅報以希望,因為財政赤字在收入減少的背景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貨幣寬松,財政更加積極后,會不會導致房地產價格暴漲?筆者的看法恰恰相反,甚至有一種感覺:2013年下半年以后,房地產市場很可能不會再成為大眾話題,新的大眾經濟話題可能包括:收入提高幅度,股市投資熱點,農村山林和流轉土地投資等。由于宏觀經濟調控處于尺度略微放松的態勢,大宗商品包括鋼材市場會有較好表現,2012年人們最擔心的生產過剩問題將有所緩解,目前表現過剩的絕大多數產能將向再城市化以及新能源建設、包括高鐵地鐵高速公路項目投放。房地產市場則會因為反腐敗以及房產稅擴大征收試點而處于變冷境況。由于經濟熱點轉換, 2013年宏觀經濟,已經不需要房地產助力。各地政府包括相關企業也不必擔心房地產市場變冷影響宏觀經濟運行,因為抓手很多,熱點很多,經濟增長將依靠新的三駕馬車。2013年的房價將出現先跌后穩態勢,總體平穩運行。
2013年初的房地產市場變冷或調整,并不是因為宏觀調控加碼,而是因為反腐敗力度加大,尤其是中共中央已經決定將實行官員財產公開試點,以前購買房產保值增值的很多官員會被迫拋售多余房產。如果拋售房產成為風潮,二三線城市房價急跌是可以預期的。當然,北上廣除外,尤其是北京,因為土地供給已經接近紅線。由于經濟熱點轉移,房地產市場適度變冷不會引發高層擔憂,相反會作為政績。由此分析, 2013年各地房產稅試點鋪開已經是大概率事件,房價急跌會減少剛需購房需求,影響城市化進程,才會有相反的政策出臺。當然,由于土地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加快上升,房價不會暴跌,更不會出現持續性的下跌。從中長期看,房價還將上漲。
明年中國經濟的熱點話題是“新三駕馬車”在崛起,目前看,這三駕馬車已能見到雛形,以頁巖氣領銜的新能源開發將在西部地區有序推進,城市化熱潮將在全國大中小城市全面興起,它們不僅可以消化目前相對過剩的鋼鐵水泥以及建材產能,而且能創造出新的需求,形成投資、生產、消費同步增長的良性循環;而逐步推進的農村土地改革,將實現城鄉互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會選擇到中小城市定居,還會有很多城里人會選擇到農村投資,發展現代農業。2013年,是居民收入包括農民收入提高最大的年份之一,其中農民收入因為土地流轉山林流轉將超過城市居民,但城市居民的投資潛力將使得財產性收入增幅較大。
而相對較高的超額勞動力價值涌出將形成較大的超額流動性,投資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投資什么?不是房地產,而是股票市場、大宗商品、土地(我們在2012年末已經看到股票市場的爆發力)。同時對土地山林投資樂觀,預計有相當多的流動性將向廣大農村和(私有化的)山林釋放,尋找高回報的投資機會。目前全國林地確權工作已經完成,未來林權轉讓投資將成為熱點,寂寞了將近60年的山林投資(可以種植高檔林木和藥材,同時發展綠色養殖業、旅游業)將為一批先行者提供超值回報;而正在進行的農村土地確權流轉工作,將為投資農村土地提供最優選擇性(未來吸引投資將達到幾十萬億)。投資量總體增加,大宗商品市場不會很差,雖然房地產市場上半年會很低迷。
總之,2013年的中國經濟熱點很多,投資熱點也多,話題很多,投資潮將迸發,而且將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但投資主體已經不是房地產市場,不是樓堂館所,而是城市改造和現代化的交通設施。我們將發現:宏觀經濟運行可以不依賴房地產而得到順利發展,人民幣也不必依賴房地產實現保值增值。多少年來我們將第一次感到:房地產行業突然間與其他經濟門類一樣了,它不再是大眾經濟話題——起碼不再是熱點經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