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家富士康工廠的暴力事件展示了中國這個全球新電子玩意輸送工廠的陰暗一面。79,000名員工、超長的工作時間和對粗魯的雇主的依賴,這些因素結合起來造成了這一緊張局勢。
富士康是臺灣鴻海精工的子公司,在中國的成功崛起中它功不可沒。其工廠遍布中國各處,為約100萬人帶來了就業。就連批評家也承認大部分富士康員工的工資高于最低基本工資。它的客戶中不乏蘋果等大客戶,在最近幾年的中國貿易促增長神話中寫下了濃重墨彩的一筆。
不過它的工作條件是個問題。這家電子工業公司在這方面算不上最差的,但或許因為其工廠規模太大、名聲太大,而且像蘋果等客戶利潤不菲,富士康備受評論關注。蘋果和富士康均作出了努力改善中國工廠的條件,但盡管如此,他們仍然達不到要求。在蘋果iPhone5在一片期盼中上市的同一個周末,太原工廠發生了騷亂,也許這并不能說是巧合。根據公平勞動協會(Fair Labor Association),在生產工作負載高峰,部分員工工作的時間比建議的或法定最高時長都要長。該協會調查了好幾家富士康工廠的勞資做法,不過沒有調查太原工廠。
有關騷亂的報道令人聯想起西方監獄里的暴動:它起于宿舍內,并且得到了粗暴的回應。這種對比很極端,但它們的確有相似之處。富士康經營著巨大的、安全的廠區,到處都是加班工作的員工。他們遠離家庭,且通常完全地依賴他們的老板。在這么狹隘的空間里維持成千上萬員工之間的關系,就連世界上最好的經理人都很難做到。但是隨著中國越來越富,其領導人試圖發展國內經濟,我們有合理理由質疑這種富士康模式的長期可持續性。
工廠的騷亂——這只是最近的一個例子——以及可能的后果,比如工資上漲,也增加了客戶流失的風險。研究公司HIS iSuppli的數據顯示,一臺iPhone5 的平均售價是749美元,其中只有8美元是組裝成本,也許最終能到達富士康囊中。蘋果還有盈利,因此這數據可能甚至會更小,但其他硬件生產商可能擁有更多利潤空間。太原的群毆事件從一個小范圍反應出中國經濟正面臨更廣泛的挑戰。
理查德•比爾斯是Breakingviews的助理編輯。2007年加入路透。在此之前是金融時報美國市場的編輯。加入金融時報之前做過十年的投資銀行家。曾是花旗銀行兼并團隊的主管和施羅德集團區域項目融資的主管。擁有紐約大學商業新聞碩士學位和劍橋圣約翰學院的生物化學學位。
作者為路透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本文僅為個人觀點;更多獨立評論和分析請訪問breakingviews.reuters.com;Breakingviews專欄譯文由財經網獨自擔責,中文版權歸財經網獨家使用(編譯:yan)
【作者:理查德•比爾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