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斯賓塞:全球增長的嚴酷現實
迄今為止沒有太多跡象表明,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愿意通過稅收來減少消費,從而為擴大以增長為目的的投資創造空間
高收入國家都陷入了與增長、就業有關的經濟困境中,同時這些危機還在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蔓延。究竟是什么因素構筑了當前的經濟問題?可能出臺的應對政策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
第一個關鍵因素是去杠桿化,以及由此導致的總需求短缺。自2008年危機以來,幾個持續依賴過度杠桿效應和消費來維持需求的發達國家,不得不修復其私營部門及公共資產負債表,此舉曠日持久,并使得它們在經濟增長和就業方面表現不佳。
發達國家經濟中的非貿易部分相當龐大,但不能替代國內需求。其他可貿易部分能彌補一些,但依然不足以完全抵消流失的部分。原則上政府可以彌合這一差距,但巨額的負債限制了政府。
最重要的是,去杠桿化使經濟在中短期內只能適度增長。如果歐洲情況惡化,或2013年初在處理美國“財政懸崖”的問題上出現僵局,那么出現嚴重衰退的可能性會更大。
第二個因素與投資有關。經濟的長期增長需要來自個人(在教育和技能上)、政府及私人部門的投資,投資不足最終會削弱經濟增長,并減少就業機會。在某種程度上,如果通過削減投資達到財政再平衡,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就會受損,年輕一代的就業機會也會隨之減少。若持續投資,則會推遲消費,但問題是推遲誰的消費。
如果幾乎所有人都贊同,提振并保持經濟增長需要更多投資,但大部分人又都認為,為此付出代價的應該是別人,那么投資就會成為推卸責任的犧牲品。
而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稅收。如果想在不加稅的情況下增加公共部門的投資,為避免負債增長,就需要大量削減其他方面的預算。
最大的挑戰是,經濟增長的收益將如何分配。在大部分發達國家,中產階級的收入增長早就停滯不前了,而且就業機會減少,尤其是經濟中的可貿易部分。收入中流向資本的份額一直在上升,而且是以勞動機會的減少為代價的。尤其是美國,非貿易經濟所創造的就業數量,與其在整體經濟活動中所占的比例是不相稱的。
這些趨勢反映出過去20多年來科技和全球市場力量的結合。在科技方面,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和交易自動化催生了眾多節省勞力的創新,因此,在可貿易和非貿易兩方面導致了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之間的逐漸錯位。
應對這一挑戰尤其困難,因為經濟政策并未將關注重點放在由全球市場不斷變遷引起的不良分配趨勢上。而現今,各大發達國家的收入分配狀況存在著驚人的差異,這表明社會政策與不同社會規范的結合依然會對分配產生影響。盡管最優所得稅理論直接解釋了效率激勵和分配結果之間的權衡關系,但距離實現適當的平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個健康的國家資產負債表,將對收入分配問題有所幫助,因為一部分流向資本的收入會落入國家手中。除了中國,目前全世界的財政狀況都較為窘迫。
在一些國家,去杠桿化仍是最優選擇,雖然這將導致增長放緩,財政政策則受到政府高負債率及高赤字水平的限制。然而迄今為止沒有太多跡象表明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愿意通過稅收來減少消費,從而為擴大以增長為目的的投資創造空間。
實際上,在財政壓力下更有可能出現相反的狀況。在美國,雖然兩大政黨都對此發表了長篇大論,但在其選舉議程中卻很少提到應對這一分配挑戰的實際措施。
在這方面其他發達國家的情況也一樣,全球經濟面臨著一個延續多年的低增長期,并伴隨著由歐洲、美國及其他地方的政策僵局和失誤所導致的殘余風險。這種情形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將出現增長放緩的情況,同時伴隨著極大的經濟下行風險。
作者為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作者:邁克爾·斯賓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