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增速下滑壓力增大,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都在減速。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滑、進出口萎縮、用電量負增長,各項經濟指標都反映出我國經濟遇到了困難。
經濟增速弱于預期之時,大項目通常就成為經濟增長的“抓手”。所以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吹響“穩增長”的號角后,國家發改委和各省市發改委迅速行動,加快審批了一大批項目。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鋼鐵,5月25日,廣西防城港鋼鐵項目和廣東湛江鋼鐵項目同時公布獲批,兩者投資總額相加接近1400億元。
據說,國家發改委門前再現2008年4萬億投資時車水馬龍的盛況,各地蜂擁而至跑項目。還有市長在項目獲批后欣喜若狂,當街對批文動情一吻,受到廣泛關注。
一時間,輿論驚呼,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大投資做法又回來了嗎?更有人將此次投資稱為“2.0版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盡管各方消息表示,國家不會重復2008年那樣大規模的投資計劃,但有關討論尤其是擔憂還在繼續發酵,讓人不得不深思。
筆者認為,我國2008年的4萬億大投資,成功應對了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巨大影響,總體效果是好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也不得不承認其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和隱患逐漸暴露,如帶動就業效果不明顯,給百姓帶來的收入增長有限;如在漂亮的GDP增速下出現了高物價、高房價、財富縮水的負利率。
一定程度說,當前經濟下滑是4萬億大投資紅利消失后的必然結果。這次“穩增長”,一定要對4萬億投資進行反思總結,決不能重蹈政府主導大投資和大肆放水貨幣的覆轍。
那么,如何讓投資這輛“馬車”在“穩增長”中跑起來呢?這就需發揮民間資本、民間投資的作用。國家要做的是給民間投資出臺鼓勵政策,通過給政策把民間投資調動起來,把民間蘊藏的巨大資金資本潛力徹底激活、釋放。
民間資本投資更貼近市場,能把市場機制引導投資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高效率配置資源,避免“有形之手”盲目決策導致后來一邊通脹、一邊產能過剩對生產力的巨大破壞現象發生。
值得欣慰的是,上周末,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交通運輸部、衛生部、鐵道部等鼓勵和引導民資政策密集出臺,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銀行、鐵路、石油石化、交通運輸等壟斷行業或企業等,民間資本的春天已然到來。
筆者認為,引導民間投資,在“抓大”的同時,一定要更加注重“放小”。要激活民間個人小項目投資,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實行個人創業零門檻制度,比如對初次創辦小微型企業者,免除一切費用,3年內免除所有稅負,并給予一定額度財政貼息的啟動小額貸款。將民間個人小額投資啟動起來,帶動就業,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增長。同時,民間小額投資風險分散,領域廣闊,船小好調頭,包括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內,無不重視民間小額投資和小微型企業發展。
民間投資是一股重要的經濟力量,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迅速徹底激活。
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開始了,這一次挑重擔的還是投資,這一次引人關注也最讓人擔心的還是資金。國家發改委有官員說,再一次大規模靠政府主導擴大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因為它不可持續”。既如此,何不讓民資在“穩增長”中唱主角呢?
余豐慧(北京 金融工作者)
|
|
|